-
[漢譯英難點解析] 《論語》漢譯英第2章:為政篇(4)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在社會上站穩腳跟,四十歲遇事不迷惑,五十歲懂得“禮”,已具有對于社會的變化和人生的道路的應變能力,六十歲聽人談話能明辨是非,七十歲順從心里所想的去做,不會越出規矩了。”2012-12-30 編輯:melody
-
[漢譯英難點解析] 《論語》漢譯英第2章:為政篇(3)
孔子說:“用法律命令來引導人民,用刑法來整齊統治人民,人民可以被動遵守而避免犯罪,但不知道廉恥是非。用道德教導人民,用禮教來整齊感化他們,人民不但懂得廉潔是非,而且從心里歸服。”2012-12-28 編輯:melody
-
[漢譯英難點解析] 《論語》漢譯英第1章:學而篇(16)
人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至于別人是否了解自己,推崇自己,不宜耿耿于懷,因為不損自己的真實。孔子教育人們,一個人擔心的應該是“不知人”。因為知人實在難,正直君子易知,而邪曲小人難知。2012-12-25 編輯:melody
-
[漢譯英難點解析] 《論語》漢譯英第1章:學而篇(15)
子貢曰:“貧而無諂①,富而無驕,何如②”?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③,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謂與⑤?”子曰:“賜也⑥,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2012-12-25 編輯:melody
-
[漢譯英難點解析] 《論語》漢譯英第1章:學而篇(14)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要求豐滿,居處不要求舒適,辦事敏捷,說話謹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改正缺點錯誤,這樣的人可以說是愛好學習了。”2012-12-24 編輯:melody
-
[漢譯英難點解析] 《論語》漢譯英第1章:學而篇(13)
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于義;這種符合于義的信約諾言,才能去實踐、兌現。恭敬,要符合于禮,(這樣做)就能避免恥辱。所依靠的,應當是親近自己的人,?只有這些人?才是可尊崇而靠得住的。”2012-12-24 編輯:melody
-
[漢譯英難點解析] 《論語》漢譯英第1章:學而篇(12)
有子說:“禮的作用,以做到和諧為可貴。古代先王治國的原則,可貴之處就在這里。小事大事都按這個原則去做。如果有的地方行不通,只知道為和諧而和諧,不用禮來節制和約束,所以就行不通了。”2012-12-21 編輯:melody
-
[漢譯英難點解析] 《論語》漢譯英第1章:學而篇(11)
本章孔子仍論述孝道。父在世,兒不能主事,旁人只能觀察兒子的意愿和志向所在。父去世后,兒子可自主行事,這時旁人可以考察兒子的品行。守喪三年里,兒子仍然繼承和保持父親的遺愿并發揚光大而青勝于蘭,提孔子倡導孝順的本意,也是儒家了倫理觀的反映。2012-12-21 編輯:melody
-
[漢譯英難點解析] 《論語》漢譯英第1章:學而篇(10)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2012-12-21 編輯:mel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