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的不均衡,讓原本應該純潔的中小學成為新的競技場,“小升初”的激烈競爭讓家長無奈、學生辛苦、社會咋舌。小升初背后究竟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你有沒有遇到小升初里面那些你看不懂的事情?9月28日14點,21世紀教育研究院、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新東方創始人之一、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作客微訪談,和大家一起探討:小升初擇校背后的光怪陸離。微訪談已經結束,以下是實錄:
lavender娃娃:向 熊丙奇:提問:您好,我使用一些小升初英語教材給學生上課時,發現在教材中編入為數不少的初一甚至初二的內容,翻閱語文和數學科目也發現同樣的問題。這樣做到底是讓學生增強了競爭力還是給學生太大的負擔?有必要給孩子講那么多的超綱內容嗎?
熊丙奇:學生越學越難,越學越早,這可以提高學生一時的競爭力,但卻傷害學生一輩子的發展。這是教育競技化、功利化的惡果。
就一句8:向@21世紀教育研究院提問:研究院到目前為止您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最遺憾的一件事是什么?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研究院是一個以宏觀教育政策及教育創新研究為主的民間教育研究機構,研究院先后發布過民間版高考方案和教育改革方案,這些方案為國家所重視,甚至所采納。但很多教育問題,仍面臨很多挑戰,如“小升初”問題,仍須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
冷笑話大王來了:向@21世紀教育研究院提問:目前中國的“小升初”的現狀,你認為還有改善的可能嗎?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研究院的理念一直積極性的,深信教育是可以改變的,雖然現實不太如意。教育環境的改善最終得靠民眾的共同努力。
易水鑫:向 熊丙奇:提問:一天到晚都在說,就是不見成效,而且越說越厲害。
熊丙奇:核心的問題是沒有改變教育決策機制,教育的投入還是由政府說了算。包括問責,也是政府自己問責自己。按照目前的教育決策機制和問責機制,擇校亂象很可能會長期存在。
饅頭的大馬甲:向@21世紀教育研究院提問:現在的孩子都要報興趣班、特長班、培優班?小升初是否會把這些因素考慮到錄取中呢?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目前小升初的亂象中,很多學校將這些因素作為小升初的條件,這是違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府應該起到應有的作用。
sundy的空間小屋:向@徐小平提問:另外初中補課國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局都不允許,可各個學校還是在補,我們究竟要培養怎樣的人才?看看孩子的視力和身體素質吧,體育課竟成了好多中學生最難通過的科目。
徐小平:不進行根本教育改革,比如開放民辦、國際、鼓勵競爭,這種補課現象根本無法杜絕。教育部門三申五令,其實是自己騙自己。
將來的歌V:向@熊丙奇:提問:請問小升初光怪陸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是學校太少,還是父母望子成龍心太高,為什么小升初比找工作還難,家長幫做的簡歷能代表孩子嗎?為何這種現象卻愈演愈烈,謝謝
熊丙奇:小升初的亂象,主要責任在政府。一是教育投入不足,二是教育資源配置模式錯誤,三是參與擇校牟利。要治理這一亂象,主要在于監督政府履行投入責任,并對擇校亂收費問責。
饅頭的大馬甲:向@熊丙奇:提問:眾所周知,拼爹現象是真實存在的,那如何避免呢?
熊丙奇:如果義務教育不均衡,避免拼爹的方式,可能就是恢復統一考試了,但這顯然是違背個性教育的教育理念的,因此,可行的方式就是推進義務教育均衡。這在很多人看來很難,但其實,無論從財力還是現實操作性看,都沒有問題,問題在于,政府部門不想推進均衡,想通過維持不均衡格局,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饅頭的大馬甲:向@21世紀教育研究院提問:培訓班究竟有沒有必要上?
21世紀教育研究院:教育理念的改變需要大家從自身做起。
將來的歌V:向@徐小平提問:您覺得孩子在小學和初中時代如何獲得快樂?您和您的孩子如果面對目前的小升初,您會選擇怎么做。謝謝
徐小平:讓孩子在這么小的年齡就去競爭入學資格,實在有點殘酷。但我個人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你要么承認市場規則,花錢多,教育好,你要么陷入計劃教育的怪圈。否認市場原則的結果,是腐敗盛行。至于如何讓孩子在中小學期間獲得快樂,我的意見是:鼓勵孩子發展他的個人興趣愛好,興趣愛好,就是理想事業的萌芽
郝坤坤:向@徐小平提問:小升初的“擇校”,您認為究竟是孩子“擇”還是家長“擇”?如果擇校的主體是孩子,那么在小升初的過程中,孩子的選擇權實際上占了多少百分比?家長的選擇權占了多少百分比?還是說實際上是學校根據家長和家庭情況在選擇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