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15篇:我們倆分別時 When We Two Parted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出生于倫敦破落的貴族家庭,10歲繼承男爵爵位。他曾在哈羅中學和劍橋大學讀書,深受啟蒙主義的熏陶。他是19世紀初歐洲革命運動中爭取民主自由2012-09-05 編輯:lily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14篇:致橡樹 Ode to the Oak
舒婷,原名:龔佩瑜。福建龍海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主要著作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2012-09-03 編輯:lily
-
[超完美男人] 聽電影《超完美男人》學英語第50期:愛情是火堆上的友情
原文欣賞I heard once that...我有一次聽說... love is friendship on fire.愛情是火堆上的友情。 That's how I feel about you.那就是我對你的感受。 Do you really have to go?你真的必須要走嗎2012-08-31 編輯:justxrh
-
[關注社會] 中國式羅曼蒂克 愛情和婚姻的斗爭還要持續多久
BEIJING - Dating is hard at the best of times. In China the stakes are high from the outset: the expectation is that it should lead to marriage; never mind love for love's sake.北京——即使在2012-08-30 編輯:Amosway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13篇: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泰戈爾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印度著名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2012-08-30 編輯:lily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12篇:熱情的牧人對他的愛人
克里斯托弗·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 1564~1593),英國詩人,劇作家。1564年3月6日生于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1593年5月 30日卒于倫敦附近的德特福德。1587年在劍橋大學獲碩士學位。在倫敦期間曾與探險家、2012-08-30 編輯:lily
-
[他她話題] 《愛的蜜方》:"舌尖上的愛情"?
If names like Joe Cheng, Lee Da-hae and Li Yifeng were put together in a series, you would think it was just another romantic TV series with pretty faces. 當看到鄭元暢,李多海和李易峰這些名字同時出現2012-08-29 編輯:justxrh
-
[娛樂資訊] 娛樂資訊:《愛情公寓》被指山寨美劇
A group of attractive young people live in adjacent apartments and spend a lot of time hanging out in coffee shops and talking about their lives.一群魅力四射的年輕人住在相鄰的公寓中,常常聚在咖啡館中2012-08-20 編輯:justxrh
-
[留學生在中國] 留學生在中國 第6期 lovestory 愛情故事
You:Chinese lover's day just passed.中國的情人節剛過。David:Ah, the time for lovers to meet.哦,情人約會的日子。You:Yes, it is in the August. I can't remember which day, but I do k2012-08-15 編輯:Amosway
-
[娛樂資訊] 抄襲還是致敬?《愛情公寓》被指抄襲美國情景喜劇
A popular sitcom is accused of copying classic U.S. series such as Friends, The Big Bang Theory and How I Met Your Mother.一部在中國大熱的情景喜劇被指抄襲美國經典電視劇 “老友記”,“生活大爆炸” 以及2012-08-08 編輯:justx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