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翻譯時兼做編輯
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譯員在聽清并理解了講話人的話后,要能夠判斷出哪些是他真正要講的話,哪些是沒用的、重復羅嗦的廢話,從而對其進行編輯處理。那么,這樣做是否有悖于翻譯的忠實原則呢?否。因為,口語自有口語的特點。講話人在即席發言時,腦子里往往只有一個中心思想,但是具體表達和選詞造句卻是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就是說,口語不可能像書面語那樣嚴謹,其中必然有一些重復、羅嗦的廢話。甚至有的講話人本來就不善言辭,經常會說出一些不完整的、不知所云的話。這種情況中國人有,外國人也有。這時,譯員就要善于綜合,要在不遺漏講話基本內容的前提下,敢于刪掉那些廢話,使譯出的話條理清楚。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忠于講話人的精神實質。否則一味追求逐字逐句的照譯,反而會給人零亂、不忠的感覺。
至于哪些話要譯出,哪些話要刪除,這要靠譯員各方面的綜合知識水平去判斷。絕不能以編輯為由對講話人的話大打折扣,傷筋動骨。這不僅僅是翻譯水平問題,而且也是翻譯的職業道德問題。翻譯而兼編輯為的是更好地傳達講話人的精神實質,而不是為了任何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