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2011版《簡愛》:
米婭·華希科沃斯卡所詮釋的簡·愛,應該說是十分優秀的。舉止行為恰當好處,眾多表現內心思想活動的鏡頭,也挺到位。當然,她演技的爆發力還明顯不足。
簡·愛是個既簡單又復雜的矛盾集合體,若即若離與敢作敢為是她最令人著迷的人格魅力,羅切斯特顯然是被這所深深吸引了。庸俗一點,這同《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中,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女主角一樣,國王都是被“獨一無二”誘惑住的。在封建的大英帝國,內心像簡·愛這樣的女孩大概很多很多,但能付諸于行動以及能堅持到底,棱角不被蹉跎歲月磨平的,就鳳毛麟角了。
影片中對于表現簡·愛在桑菲爾德莊園里的內心掙扎,力道還遠遠不夠,上升的意識層面還太粗淺。甚至出現了幾段打情罵俏的甜蜜戲碼,這對簡·愛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矛盾的。取而代之的應該是,表面上風平浪靜同深層欲望、瘋狂迷戀的煎熬。
書中所描述的羅切斯特先生,是個中等偏矮的身材,為人嚴肅。但讓邁克爾·法賓斯德來演繹羅切斯特,就讓人“大跌眼鏡”了。陽光高大、魅力十足、平易近人,幾乎是原著形象的反面。自然,這畢竟還是迎合了花癡們的審美。
再進一步,其實簡·愛也太美了點。那么,若讓兩個相貌極度平凡的演員來撐起電影版《簡·愛》,估計還真不太現實,只緣觀眾們太現實。
此外,影片的倒敘水準,細想一下也不怎么高明。倘若開篇伊始,能直接以“付之一炬的桑菲爾德莊園”為引題,再給一個瘋女人跳樓的遠景,那該是多么吊人胃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