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詩歌》耶魯大學] 耶魯大學《現代詩歌》公開課 第6期:威廉·巴特勒·葉芝(續2)
課程介紹課程涵蓋了現代詩歌體系,主要特點,關注點和主要參與者。討論一些堪稱意象詩之典范的詩歌還有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詩歌,以及對文學批評的方法是采用不同類別的批評。學院介紹耶魯學院:開設人文科學、2012-08-31 編輯:kekenet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13篇: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泰戈爾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印度著名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2012-08-30 編輯:lily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12篇:熱情的牧人對他的愛人
克里斯托弗·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 1564~1593),英國詩人,劇作家。1564年3月6日生于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1593年5月 30日卒于倫敦附近的德特福德。1587年在劍橋大學獲碩士學位。在倫敦期間曾與探險家、2012-08-30 編輯:lily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10篇:哦,孤獨O Solitude!
約翰·濟慈(JohnKeats,1795年—1821年)出生于18世紀末年的倫敦,他是杰出的英詩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員。濟慈自幼喜愛文學,由于家境窘困,不滿16歲就離校學醫。1816年,他認識了李·亨特、雪萊等著名詩2012-08-27 編輯:lily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5篇:鄉愁 Homesick
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蘇南京,當代著名詩人和評論家。1946年考入廈門大學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后轉入廈門大學),1948年發表第一首詩作,1949年歲父母遷香港,次年赴臺,就讀于臺灣大2012-08-20 編輯:lily
-
[翻譯訓練] 詩歌翻譯積累:席慕容《一棵開花的樹》
一棵開花的樹 A Blooming Tree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May Buddha let us meet in my most beautiful hours, I ha2012-08-16 編輯:melody
-
[翻譯訓練] 關于秋天的現代詩歌漢譯英賞析:《最是那秋的溫柔》
【詩人木依秋賞析】這令無數人悲涼的秋,在詩人的筆下是這樣的婉轉動人!詩人想象豐富,為秋霜和婚紗找到“潔白”的共同點,更把那鮮紅欲滴的楓葉比作嬌艷欲滴的新娘。沖淡季節的悲涼,增添頗令人有些意外的喜慶!對2012-08-15 編輯:melody
-
[《現代詩歌》耶魯大學] 耶魯大學《現代詩歌》公開課 第5期:威廉·巴特勒·葉芝(續1)
課程介紹課程涵蓋了現代詩歌體系,主要特點,關注點和主要參與者。討論一些堪稱意象詩之典范的詩歌還有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詩歌,以及對文學批評的方法是采用不同類別的批評。學院介紹耶魯學院:開設人文科學、2012-08-14 編輯:kekenet
-
[聽力專題] 新增《那些年那些詩》欄目
新增《那些年那些詩》欄目新增《那些年那些詩》欄目新增《那些年那些詩》欄目2012-08-13 編輯: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