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語佳句
be used to
v.習慣于,適用于
Counsellors are used to dealing with suicidal people.
心理問題咨詢人員習慣于同有自殺傾向的人打交道。
名著解析:
狄更斯早期作品大多是結構松散的“流浪漢傳奇”,足憑借靈感信筆揮灑的即興創作,而本書則是他的中期作品,更加注重結構技巧和藝術的分寸感。狄更斯在本書第十一章中,把他的創作方法概括為“經驗想象,糅合為一”。他寫小說,并不拘泥于臨摹實際發生的事,而是充分發揮想象力,利用生活素材進行嶄新的創造。盡管書中大衛幼年時跟母親學字母的情景是他本人的親身經歷,大衛在母親改嫁后,在極端孤寂的環境中閱讀的正是他本人在那個年齡所讀的書,母親被折磨死后,大衛被送去當童工的年齡也正是狄更斯當童工時的年齡,然而,小說和實事完全不同:狄更斯不是孤兒,而他筆下的大衛卻是“遺腹子”。同時,狄更斯又把自己父母的某些性格糅進了大衛的房東、推銷商米考伯夫婦身上。
大衛早年生活的篇章以孩子的心理視角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早已被成年人淡忘的童年世界,寫得十分真切感人。例如:大衛以兒童特殊的敏感對追求母親的那個冷酷、殘暴、貪婪的商人摩德斯通一開始就懷有敵意,當摩德斯通虛情假意地伸手拍拍大衛時,他發現那只手放肆地碰到母親的手,便生氣地把它推開。大衛向母親復述摩德斯通帶他出去玩時的情景,當他說到摩德斯通的一個朋友在談話中老提起一位“漂亮的小寡婦”時,母親一邊笑著,一邊要他把當時的情景講了一遍又一遍。敘事完全從天真無邪的孩子的視角出發,幼兒并不知道人家講的就是自己的母親,而年輕寡婦要求再醮、對幸福生活的熱烈憧憬已躍然紙上。又如:大衛跟保姆辟果提到她哥哥家去玩,她的哥哥辟果提先生是一位漁民。大衛看見他從海上作業后回來洗臉,覺得他與蝦蟹具有某種相似之處,因為那張黑臉被熱水一燙,立刻就發紅了。這個奇特的聯想,充滿童趣和狄更斯特有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