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倒數練習(Backwards Counting)
倒數練習的做法如下:
1)學員聽一段講話錄音或合作伙伴的現場發言,同時從一個百位或十位數(如200或90)由大到小勻速地倒數下去。訓練過程中若源語講話還未結束但數已數完,學員應接著從某個數開始繼續倒數,直至講話完畢。
2)待一段講話結束后,學員隨即復述剛剛聽到的講話內容。復述應力求準確詳實,為了便于核實倒數是否有誤以及復述是否完整準確,學員可將上述過程錄音或請他人見證。
倒數練習也是口譯培訓機構慣常采用的一種入門階段的同傳訓練方法。倒數練習與影子練習相比難度明顯加大,它強制性地在譯員聽辨源語的過程中設置了注意力干擾,以進一步促使學員養成邊聽邊說的工作習慣。倒數練習較為真實地模擬了同傳譯員在處理源語聽辨、理解、記憶和譯語發布、監聽等多重任務時可能面臨的注意力分配危機;此外,倒數后的復述練習也迫使學員因為短時記憶力的不足而拋開源語詞語外殼記憶語篇意義,隨后“以獨立于語言等值的方式自由地表達思想”。所以在復述源語信息的方式上,倒數練習與同聲傳譯也非常相似。由此可見,倒數練習使學員向認識和體驗同傳又邁進了一步。
2.3視譯練習(Sight Interpreting)
視譯練習有以下三種不同方式:
1)學員手持講稿,邊默讀邊連貫地大聲說出譯文,做到看到哪兒說到哪兒,中間不得有過多的猶豫和停頓。
2)合作者和學員各執一份講稿,前者朗讀文稿,后者根據前者的朗讀速度和節奏,對照著文稿輕聲譯出講話人已說出的內容。
3)待上述練習做得比較熟練后,合作者在朗讀過程中故意偏離講稿適度臨場發揮,為學員的聽辨和閱讀過程設置障礙,學員則隨機應變悉數譯出。
在視譯練習的起始階段,學員應先認真閱讀講稿,待掃清了理解和語言障礙后再進行看稿口譯。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后,學員應逐漸壓縮譯前準備的時間,最終做到拿起講稿便能口譯。做視譯練習時學員的聲音不能蓋過合作者的聲音,否則便聽不清源語講話,無法跟上講話人的節奏。與影子練習和倒數練習不同的是:視譯練習不僅是一種有效的同傳訓練手段,也是一種真實的口譯工作方式,因為“在我國各地舉行的國際會議上,90%左右的發言者都有發言稿,至少也有發言提綱。”盡管視譯練習是一種真實的口譯形式,但它與同聲傳譯仍有諸多不同。
1)同聲傳譯要求譯員在同傳箱里戴著耳機接聽會議發言,并通過話筒將口譯文同步傳達給聽眾;而學員在做視譯練習時由于設備條件的限制往往無法這樣做。
2)視譯訓練通過文字和圖像刺激使譯員獲得源語信息,同聲傳譯則通過語音刺激使譯員辨識和理解源語講話的意義和情感,因此視譯訓練從工作方式上看仍有別于同聲傳譯。
3)聽、看、譯同時進行的視譯練習,迎合了中國人學外語時先將聲音符號轉換成文字后再領悟其意義的習慣;同時由于文字和圖像對人腦刺激后產生的激蕩和停留期要比語音刺激長,所以做視譯練習時譯員易受源語文稿的詞序和句子結構的干擾,難于迅速脫離源語詞語外殼的束縛,進行法國釋意學派所倡導的“解釋性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