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譯者這一行有兩個基本原則。大多數成功的譯者遵循了。也有少數成功的譯者沒有遵循。
原則一:在你的第二語言的國家工作
原則二:跟以你的第二語言為本族語的人結婚
這兩項原則可不是笑話。一家公司因為我妻子不是日本人而拒絕給我工作日語是我的外語之一)。有幾家公司曾問我為什么不在日工作。更多的則問我是否在日本長大,當我否定回答后,他們就決定不給我工作。雖然我找到足夠的工作,但仍留意到這兩項原則。
那么,沒有多少翻譯工作時該怎么辦?一個可能是依賴配偶的收入(不一定切實可行,除非你結婚了),另一個可能是靠你銀行的存款(假如你有足夠的錢),再一個可能*是打些短工(如果你是個沒幾個錢的單身漢)。
多數譯者都搞些副業。我視自己為語言顧問,給需要服務的人提供咨詢。過去幾年,我教過英語、日語及西班牙語。我做過譽本編輯、校對及給人寫摘要。我做過短期的桌面出版及數據庫咨詢工作,也曾給人用計算機繪過圖(這真正是項業余愛好,但也幫我掙了些錢,如果你到過蒙特里杰克郡機場,環顧等候室四周,會看到條日語橫幅,那是我的杰作)。
不要忘了:譯者所具有的多種能力可在眾多相關領域發揮作用。譯者通常勝任譽本編輯、校對及桌面出版工作。給計算機公司編寫說明手冊,為當地報紙雜志撰寫文章,甚至寫短篇小說及出書,譯者亦可較輕松地適應。譯者還可以教語言及編寫相關參考資料。一些譯者甚至涉足口譯,但要注意:口譯同筆譯是兩碼事,口譯需要經過嚴格的同聲傳譯訓練(我受過全面培訓,通過會議口譯資格認定,但我還是放棄口譯,因為我不喜歡)。
翻譯特點是抓到什么譯什么,且周期變化,因此留條退路是個好主意。我不知道有哪位譯者的客戶如此可靠,能夠提供涌涌不斷的工作量。你得為沒米下鍋的情況做準備。如果你需要錢,就去打短工或搞些副業。你也可以為一些臨時的機構干活。如果你不需要錢,那么就著手你終日嚷嚷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