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黑暗童話
片中的人物很多相當深刻,具有深意,如“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的主持人,代表的是現代社會的典型形象,光鮮滿目,而丑陋委瑣的靈魂就包藏在這光鮮的外表之下,他可以利用一切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包括隨時分泌的善意和溫情——這些于他都是商品和工具。當他的謊言被戳穿時,當著觀眾的面他不會流露出內心的惱羞成怒,而是熱情滿滿的對杰瑪祝賀,但隨之即向警察誣告,逮捕了杰瑪。主持人以一個假的答案誘騙杰瑪上當那一幕很是傳神——的確,一個在社會上浸淫多年的老油條可以用他的年齡積累的力量(盡管這力量絕不來源于他自身),輕易的毀掉一個初出茅廬的孩子的純真(想想《女人香》里的校長,《壞孩子的天空》里的老拳擊手吧),而早早見識過世界與人性的殘酷的杰瑪識破了他,選擇了正確的答案,這其實是一個很浪漫的細節——雖然近乎童話。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所以動人,在于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與殘酷,而又在這樣的殘酷中未曾放棄其理想與純真。電影的很多段落頗似童話,但又將這童話很殘酷的毀滅掉。片中未放棄的理想的寄托,是主人公杰瑪。他未像哥哥舍利姆那樣用自己的力量和野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只是從不放棄。為了一個偶像的簽名可以跳進糞坑,他不放棄伙伴,在逃出生天之后仍回到火坑尋找被困于黑幫的伙伴,他愛一個人,不論時間和環境怎樣改變,仍像阿甘一樣的絕無改變。他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舉,驚世駭俗的舉動,他只是一直,不拋棄,不放棄。這個人物讓庸庸碌碌的我們為之慚愧,警醒。
杰瑪在最終贏得千萬獎金之后,呆坐在墻角,此刻改變他的并不是貧民窟到百萬富翁的巨變,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而與朋友和愛人的重逢。拉提卡與杰瑪在歷經各自的坎坷之后終于擁抱在了一起,拉提卡的臉上是逃亡換來的刀疤,它提醒每個觀者,這個世界固然殘酷的超出每個人曾經的想象,但仍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堅持,追尋。
我很喜歡杰瑪贏得大獎之后,全印度的觀眾為之慶祝歡騰的場面,杰瑪贏得的是金錢嗎?并不完全是。那些觀眾得到了什么呢?只是在這樣一個黑暗不公的社會里,杰瑪是一個童話,是他們一個夢想的寄托罷了。
而我們的感動也無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