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詩歌] 雙語詩歌: 請允許我成為你的夏季
請允許我成為你的夏季,當夏季的光陰已然流逝!請允許我成為你的音樂2013-04-23 編輯:shaun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48篇:忽必烈汗Kubla Khan(上)
塞繆爾·泰勒·柯爾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生于英格蘭西南部德文郡一個鄉鎮牧師的家庭。9歲喪父,被送往倫敦基督慈幼學校上學,熟讀希臘、羅馬文學。2013-04-22 編輯:Phoenix
-
[CNN學生新聞] CNN熱點問答 第148期:什么是雋語?
雋語通常來說是一首短小、機智且描寫唯一對象的詩。四月份是國家詩歌月。為了紀念這一節日,我們要看一些有名的詩和其中有名的詞。2013-04-19 編輯:joenthi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47篇:希臘古甕頌
約翰·濟慈(JohnKeats,1795年—1821年),出生于18世紀末年的倫敦,他是杰出的英詩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員。從歌詠的藝術對象看,詩人那觀賞的目光轉而對準了一個永恒不變的對象——希臘古甕。這默然、冰冷但不乏藝術魅力的古代雕刻珍品2013-04-18 編輯:Phoenix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46篇:寫在教堂墓地的挽歌
托馬斯·格雷(1716-1771),英國18世紀重要詩人。他出生在倫敦的一個經紀人家庭,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劍橋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他的生活可謂中規中矩,捷足而又穩健。《鄉村墓園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是其代表作,把傷感文學推向了頂峰。這首詩在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2013-04-17 編輯:Phoenix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45篇:阿爾福瑞德·普魯弗洛克的情歌
艾略特(T.S.Eliot)(1888-1965)托馬斯.艾略特,英國著名現代派詩人和文藝評論家。生 于美國密蘇里州。1906年入哈佛大學學哲學,續到英國上牛津大學,后留英教書和當職員 。1908年開始創作。有詩集《普魯弗洛克及其它觀察到的事物》、《詩選》、《四個四重奏》等。2013-04-15 編輯:Phoenix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44篇: 你懂我的心 You know my heart
約翰· 沃爾夫岡· 馮· 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劇作家、詩人、思想家,他一生跨兩個世紀,正當歐洲社會大動蕩大變革的年代。這首詩是貝婷· 布倫塔諾給歌德寫的一封情書,悲劇為"史上最經典的情書"。2013-04-11 編輯:Phoenix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43篇: 我一直在鐵路上工作
《我一直在鐵路上工作》是最流行的美國民歌之一。它最早是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南部修筑鐵路的黑人工人們唱的《大堤曲》。隨著筑大堤變為建鐵路,這強有力的曲調被填上新詞,成了密西西比州西部大多數愛爾蘭鐵路工人唱的一支歌。2013-04-10 編輯:Phoenix
-
[經典詩歌] 雙語詩歌:愛的跡象Signs of Love
如果有一天,世界已改變,滄海變桑田,時光都走遠,你會不會還在身后等我?有些人終身相伴,卻形同陌路;有些人擦身而過,卻永生難忘!在我們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那么一個人:為了某個人而忘記自己,不求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生命最美好的年華里,遇見你。2013-03-01 編輯:sha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