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 陰沉的,凄涼的,暗的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雙語閱讀 > 名著小說 > 董貝父子 > 正文
本書簡介:
《董貝父子》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發表于1848年。小說描寫了董貝父子公司的盛衰史。董貝是個貪得無厭的大資本家,妻子兒女都成了他追逐利潤的工具和擺設。公司經理卡克爾是個奸詐小人,騙取了董貝的信任后又一手造成了他的破產。在現實的教訓中,董貝的思想發生了轉變。最后,雖然他已無法重整家業,卻成全了真正的家庭幸福。
書評: 董貝怎么可能幸福?
來自: 暫停(豆瓣網)
董貝是《董貝父子》的主人公,這個狄更斯筆下的人物,是風光一時的董貝父子公司的老板,據說是“19世紀企業精神”的象征。
說到企業,先得比規模,在董貝眼中,“世界是為了董貝父子經商而創造的,太陽和月亮是為了給他們光亮而創造的。河川和海洋是為了讓他們航船而構成的;虹霓使他們有逢到好天氣的希望;風的順逆影響他們實業的成敗……”,他的公司稱霸四海,以至于董貝自認是世界的中心??催@氣勢,怎么著也不比“真功夫”之類的中國家族企業小。而這個1840年代領全球資本主義發展之先的企業家,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為他的家族企業尋找繼承人。為了生個堪當大任的兒子,董貝精心購買了自己的第二次婚姻,而這正是他事業與人生崩潰的開始。
網絡、風投,這些今天中國富豪們嘴里的名詞,董貝聽都沒聽過的。但人們為之困擾的問題,其實最徹底地暴露了他們的真實狀況。從家族企業內部對財富繼承與財富分配的糾結與沖突來看,2010年代的中國商人仍然在為董貝在170年前所痛苦的事情尋求解決。解決得不好,夫妻反目或者兄弟鬩墻的例子不在少數。而整本《董貝父子》,與其說在講述富翁的商海風云,不如說在告訴我們,把商業邏輯引入家庭所導致的不幸。
如恩格斯所說,董貝是一個“除了快快發財以外,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別的快樂”的人,當他的貿易帝國土崩瓦解、失去了唯一的快樂來源之后,董貝企圖舉刀自殺。女兒卻用愛感化了他,他最終認識到自己是有罪的,“需要得到寬恕”,隨之步入幸福的晚年。
乍聽起來,今天的中國富商或許該羨慕英國前輩重獲幸福的運氣,但必須負責任地追問一句,董貝的幸福如何可能?原本已經與資本“人劍合一”的董貝,怎么可能好象換了一個人一樣?
這個提問并不苛刻,早就有人認為,董貝的轉變毀了一本出色的小說,董貝的幸福是淺薄無力的,因為他根本沒有解決家族企業面臨的核心矛盾。換個角度說,他們不相信董貝在失去公司、失去財富之后還有可能幸福,他們也不相信那種喚醒董貝的愛,他們認為讓愛出場顯得很蹩腳,還不如設計成——董貝中了彩票,解決了債務危機,公司于是免于破產,他又娶了一房和自己女兒差不多年紀的嬌妻——更有說服力。
決定人們想象力邊界的是他的價值觀。董貝在最窘迫的時候,看到了人生的真相。其實我們常常都會被帶到一個環境里,顯出我們最深刻的內心需要,顯出我們的本來面目,讓我們無可推委,“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這恰恰是改變的機會。我們不求離開世界,只求不被世界的冰冷所制。當然,我們有選擇的自由,或者任憑敗壞的部分在我們生命里擴散,或者像董貝一樣,承認自己的過犯,把生命的錨掛在他原先生存的平面之外的點上,因著這種聯合,他得以更新生命,幸福因此成為可能。
而對于依然俯身在這個世界中的人們來說,平面之外的任何事物,幾乎都是不可理解的。這個世界不是明明服在金錢支配之下嗎?服在物質的規律之下嗎?服在市場的法則之下嗎?無論小學大學,還是EMBA總裁班,都在孜孜不倦地告訴我們這些,恨不得用混凝土把我們的心砌成一座空墳,生怕我們對于靈魂產生一丁點想象力。幾乎所有與幸福有關的細節,都被不約而同地省略了。最終,一個人擁有了不受環境不受金錢影響的幸福的可能,竟然徹底成為一件不可理解之事,好象他不可思議、無可救藥地墮落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最大的神跡是生命的改變。讓我們到歷史里尋找另外一個“不可能”的故事,來幫助我們理解董貝的可能。
與董貝同時代的沙夫茨伯里伯爵,通過六十年的努力,推動國會先后通過煤礦法令——禁止婦女和女孩在井下工作、精神病法令——確保精神病人獲得人道對待、十小時工廠法令——管制婦女兒童的工作時間、公共宿舍法令——改善窮苦階層的住宿條件,他還創立收容所、救濟院、“貧民免費學校聯盟”,被公認為改變了整個英國的社會狀況。
1885年他去世的時候,萬人空巷,人們舉著布條,上面寫著“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我渴了,你們給我喝”、“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這是《圣經•馬太福音》里耶穌對門徒說的話,“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這是關于愛的教訓,無數英國人受益于沙夫茨伯里伯爵對愛的信心,盡管這愛、這信心,無法用理性證明,無法用股權分割,無法委托交易轉讓。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末將近一百年里,發生在英國的宗教大復興,裨補了工業革命的弊端,大大喚醒了人們的良知,帶來廢除奴隸制度、監獄改革、抑制賭博和決斗的改變,使英國不至在積累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因為尖銳的階級對立而掀起類似法國大革命的血腥災難。這為大時代里的個人幸福,提供了一種更廣泛的社會可能性,董貝的重獲幸福正在這種可能性之下。
當董貝沉浸在資產負債表里,渾然不知自己可能擁有另外一種活法。所幸當他主動或被迫從自己的營營役役里抬起頭時,被這樣的時代氛圍所提醒,逃出了資本理性、經濟原理對心靈的轄制。
幸福并不需要對金錢棄之如糞土,在家庭關系里也不必恥于言利,人類正常健康的感情并非如此脆弱敏感。只是我們的環境里實在缺少一個合適的聲音,既遙遠又近切,值得我們信賴的聲音,遠得仿佛來自永恒,近得仿佛體貼入微,在遭遇紛爭、血氣乍涌的時候輕聲提醒我們。
重點單詞 | 查看全部解釋 | |||
dismal | ['dizməl] |
想一想再看 |
聯想記憶 | |
opportunity | [.ɔpə'tju:niti] |
想一想再看 n. 機會,時機 |
||
distress | [dis'tres] |
想一想再看 n. 痛苦,苦惱,不幸 |
聯想記憶 | |
conspicuous | [kən'spikjuəs] |
想一想再看 adj. 顯著的,顯而易見的,顯眼的 |
聯想記憶 | |
deceive | [di'si:v] |
想一想再看 vt. 欺騙 |
聯想記憶 | |
rob | [rɔb] |
想一想再看 v. 搶劫,掠奪 |
||
demonstration | [.demən'streiʃən] |
想一想再看 n. 示范,實證,表達,集會 |
||
established | [is'tæbliʃt] |
想一想再看 adj. 已被確認的,確定的,建立的,制定的 動詞est |
||
advantage | [əd'vɑ:ntidʒ] |
想一想再看 n. 優勢,有利條件 |
聯想記憶 | |
mental | ['mentl] |
想一想再看 adj. 精神的,腦力的,精神錯亂的 |
聯想記憶 |

-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