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Overhead the hollow stretch of whitish cloud shutting out the sky was as a tent which had the whole heath for its floor.
誤譯:
頭頂上,一長條空空蕩蕩的白云擋住了天空,像一座帳篷,而整個荒原則是地面。
正譯:
頭頂上,是白茫茫的飄渺虛無的云,一眼望不到邊,猶如一頂巨大的帳篷,擋住了整個天空;腳下,整個荒原成了鋪在這座帳篷里的地席。
翻譯加油站:
不能判這樣的原譯不及格,因為坊間出版的譯文有不少還不如此原譯。對于“急就章”式譯出的小說,讀者一般只要求故事主要的情節能讀得明白,對于景物描寫則會寬容得多,很多讀者根本一跳而過,從不細究。但是對于譯者而言,任何文字都馬虎不得,更何況寫景常能塑造氣氛,給人以美感。
且不說原譯“一長條空空蕩蕩的白云”通不通,原譯者并沒有弄清楚是什么“像一座帳篷”,如果是“白云”,那么“帳篷”怎么可能是“一長條”的呢? stretch—詞的原義是“擴展”、“延伸”,不少人誤認為stretch是一維的,即只是長度或寬度的單向或雙向延伸。其實stretch指的是二維平面的,a big stretch是“一大片”,而不是“一長條”(a long stretch才是長條形的,但也是二維的)。還有,“整個荒原”和這座帳篷又是什么關系?是一座帳篷支在很大的荒原上(只占很小的一塊)嗎? whitish是“白(色)的”嗎?和white又有什么不同?
我們先來說最后一點。whitish不是“純白的”,而是“發白的”、“白茫茫的”,甚至可以是“灰白的”。其實大片的乃至遮滿整個天空的云不會是真正純白的。第二,原文中的floor不是“地面”(ground才是“地面”),一般指建筑物內部的地面部分,可以是木質地板,也可以是大理石或泥土的。如果說原文將天空的云比做一座帳篷,那么這里的floor指帳篷里面的地面(也許會鋪上地毯、席子什么的),觀察者就在這個巨大的帳篷內。
第三,hollow可以指廣場或街上沒有什么人,或者一間屋子里什么也沒有,我們可以用“空空蕩蕩的”來形容;也可以指某事物中間是“空(心)的”。原文中hollow是形容白云的,應該是后一個意思,因此不能說“空空蕩蕩的白云”,譯成“中空的”也不好,不妨虛化譯為“飄渺虛無的”。
建議全句改譯為:頭頂上,是白茫茫的飄渺虛無的云,一眼望不到邊,猶如一頂巨大的帳篷,擋住了整個天空;腳下,整個荒原成了鋪在這座帳篷里的地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