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We travel by boat,across miles made long by open Pacific water,to tuck ourselves behind the reefs and swells into the safety of this Vancouver harbor.
誤譯:
我們坐船旅行,穿過太平洋公海遙遠的海里,然后藏身在溫哥華港口礁石和巨浪之后尋找安全。
正譯:
通常我們要坐船走太平洋水域去溫哥華港,為了躲開浮冰,要繞很遠的路,才能到達礁石和海底隆起背后那個安全的海域。
翻譯加油站:
原譯問題比較多:
(1)這里travel不宜譯為“旅行”;原文用的是一般現在時態,不是記敘或追述某一次行動,而是表示經常發生的情況,譯文中也應該有所體現;
(2)open water不是“公海”,而是“沒有冰的水面”或“(無島嶼、巖石等的)適航水域”。“公海”的英文是the high seas地處加拿大的溫哥華海港緯度比較髙,每年有幾個月的冰封期,初夏海上還會有浮冰,對普通船會構成一定的危險。這些是翻譯工作者應該知道的常識。
(3)across miles made long by open Pacific water 譯為“穿過太平洋公海遙遠的海里”讓人不知所云,大概原譯者本人也沒有搞清楚是什么意思。miles在這里暗示“遠”,因此可以譯為“需要航行許多英里”;原譯回避了 made long by...的翻譯,其意思不是英里被拉長了,而是行船的路線被拉長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因為船要選擇沒有冰的海面,所以不能直行,這就要繞許多遠路。
(4)swells在這里不指“巨浪”,而指海底的隆起。不錯, swell—詞可以指“浪濤”,但是《英漢大詞典》說得很清楚,作為“海浪”講的swell只用單數,而且從邏輯上說,“礁石”和“巨 浪”無法并列,“藏身巨浪之后”更是匪夷所思,巨浪是不斷往前移動的,不會停留在一處不動。
(5)原文to tuck這一動詞不定式表示的是目的,而不是和 travel并列的動詞謂語,所以“然后藏身在……”的原譯是錯誤的, 應該譯為“為了去/才能到達溫哥華港安全的地方”。
建議全句改譯如下:通常我們要坐船走太平洋水域去溫哥華港,為了躲開浮冰,要繞很遠的路,才能到達礁石和海底隆起背后那個安全的海域。
下面是某本討論翻譯的書中提供的本句的“示范”譯文,行文很“雅”,大家可以從“信”的角度評論一下:
“我們通常乘船,要渡海二十多英里,由于是在太平洋海域航行,沿途顯得格外漫長;駛過礁脈,穿過涌浪,就來到了隱蔽其后的這個溫哥華島的港灣,進入安全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