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Without tools man is nothing; with tools he is all.
誤譯:
沒有工具的人什么也不是,有了工具什么都是。
正譯:
人沒有工具一事無成,有了工具就無所不能。
翻譯加油站:
誤譯倒是“緊扣”住了句子,但是意思卻和句子大相徑庭。說一個人“什么也不是”的含意主要指該人沒有地位,對應英文應該是He is (a) nobody/nothing,名詞往往以可數名詞的形式出現,如:
They are nameless nothings.
他們是無名之輩。
He is a nothing out of nothing.
他是個出身微賤而又什么也不是的無名小卒。
句子中這個nothing的意思還需要和后面的all形成對比,從這一點考慮,把he is all譯做“(他)什么都是”意思更不清楚,一個人有了工具不可能既是老板又是工程師又是工人吧?
翻譯句子還要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從邏輯上考慮。工具和人是什么關系呢?有人說工具是人手的延伸,可以幫助人完成本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從這一點考慮,就可以得出is nothing是“什么事也做不成”,而與之相對的is all則是“什么事都能做得成”。原本相對抽象的nothing和all需要具體化,譯成“能/不能做成事情”,由于nothing和all都是表示強調意思的詞,翻譯時也可以用 “一事無成”和“無所不能”兩個成語強調。
在這一句里with本來表示“使用(工具)”,但考慮到和without構成對比,在這一句里譯為“有”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