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開始進行痛苦的背誦前分析一下段落的層次和每個層次所含的信息,理清主干會事半功倍。
理清主干后把這段話看一遍后把書合上,試著背一遍。背完后打開書看自己漏了什么信息。把段落再仔細看一遍,然后把書合上,再背一遍。然后再看自己有沒有漏信息。反復三次,就算是記性比較差的人也可能把整段話準確無誤地背出來。
聽說有個翻譯前輩一邊聽一邊數手指頭,一個意群數一個指頭,聽完一篇文章后對文章的主干就心中有數。其實這個邊聽邊數指頭就是一個active listening的過程。 如果只是被動地聽,時不時分一下神,很難在腦海中有一個whole picture.
另外一個加強記憶的方法就是在聽的時候嘗試一下在腦海里visualize一下發生的事情。這個方法對我自己頂管用。比如說聽剛才那一段話的時候,我會試著想象獅子的出現,專家們決定行動等畫面。 這個技巧的效果因人而異,有些人不善于visualize就可以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聽和分析信息上面。
聽寫句子聽了一段時間后可以找一些3-5分鐘的錄音來聽,不記筆記,聽完后復述聽過的內容。開始的時候可以用原語復述,往后就要求自己聽一遍后翻譯。可以買一些VOA新聞的磁帶或是mp3來練習。也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資料。音頻、視頻翻譯學習資料
如果覺得3-5分鐘的錄音做得很輕松了,可以找一些更長的錄音來練習。
如果聽力還不是很過關可以先用VOA的Special English來考(試^大練習短期記憶。另一方面著要加強詞匯學習和聽力訓練。
短期記憶還是要苦練,因為做交替傳譯的時候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做筆記。有時候發言人站著,翻譯也跟著站著,根本就沒有給你提供桌子來做筆記。 站著的時候如果麥克風是固定的,不用你自己拿麥克風你還可以站著做筆記,但是如果你要拿著流動麥克風來做翻譯的時候你就根本沒有辦法做筆記。
左邊的圖片是我做過的一個會議。大家可以看到,我和發言人都是站著的。也沒有什么稿子給我,我手里拿著個流動麥克風也沒有辦法做筆記,發言人說一段,我翻一段。 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靠的就是好記性呀。可以事先和發言人溝通,叫發言人不要說太久。發言人說多久都要等翻譯把他的話翻譯完才能繼續說。如果發言人說得不長,翻譯質量自然更高一些。讓發言人理解你的工作性質,發言人一般都愿意配合。 畢竟請翻譯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考翻譯,而是為了把發發言人說的意思轉達給聽眾。所以翻譯和發言人之間應該是一種合作的關系。
即使可以做筆記也不要過分依賴筆記,因為如果你沒能全神貫注地去積極地聽和記,最后可能筆記記的東西你都記不得是什么來的。其實可以做筆記的時候也是七分靠腦記,三分靠筆記。
如果是在校讀書的學生,可以和同學結伴一起練習短期記憶。叫同學念一段文章,然后自己復述出來。如果沒有學習搭檔,錄音機、復讀機、收音機和電腦都是很好的學習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