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The philosopher Zeng said, "Let there be a careful attention to perform the funeral rites to parents, and let them be followed when long gone with the ceremonies of sacrifice - then the virtue of the people will resume its proper excellence."
【原文】
曾子曰:“慎終追遠①,民德歸厚矣②。”
【今譯】
曾子說:“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追念祭祀遠代的祖先,百姓就會被感化,社會風氣就會淳厚了。”
【注釋】
①終:指剛死的人。此指父母的喪事。遠:遠祖,被祭祀的祖先。
②歸厚:歸于淳樸厚道。
【評點】
孔子是個理想主義者和德治主義者。他很看重人的道德自覺,他想通過教化、德育使百姓走向他的和諧的理想境界。本章由曾子表達了孔子的觀點。
慎終是嚴肅操辦父母的喪事,追遠是追念遠代的祖先。通過紀念性活動培養人們的孝悌之心,加強對祖先的敬愛和對家族的關懷,這對維護家族的團結和穩定,無疑是重要的。如果人人能“慎終追遠”,民風自然能歸于淳厚,不會干對不起父母和有辱祖先的事,而是積極要為父母和祖先爭光。人類社會是一代代延續相傳下來的。沒有上一代的開創,就沒有這一代的基礎;沒有這一代的基礎,就沒有下一代的繁榮。“慎終追遠”,就是要把接力棒一代代地傳遞下去,提高中國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使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當然,慎重虔誠地對待喪事和祭祀,如果僅僅變成厚葬和迷信,恐怕并不符合孔子的原意。至于給逝去的祖宗以正確的評價,有所繼承和褒揚,也有所批判和摒棄,則是另當別論。
v. 執行,運轉,舉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