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 這句說:秋后的知了叫得又凄涼又急促。
② 長亭:古代大路邊給人歇腳的亭子,送行在這里分手。
③ 驟(zōu宙)雨:陣頭雨。這句寫雨已停止,暗示就要分離。
④ 都門—京城。這里指的是汴京。 帳飲:在郊外搭起帳篷喝酒,給人送行。 無緒—沒有好情緒。
⑤ 這句說:千言萬語塞在喉頭,到底一句也說不出來。
⑥ 蘭舟:船的美稱。這句說:船上人催人出發(fā)。
⑦ 凝咽(yè夜):悲哀得說不出話來。一作“噎”。
⑧ 去去:一程又一程地向前去。 煙波:一片霧氣罩住水面。
⑨ 暮靄(ǎi):傍晚的云氣。 沉沉:濃厚的樣子。 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現(xiàn)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古代都曾屬于楚國。 這一行說:想到這回到南方去,路程是那樣遙遠(yuǎn);抬頭一看,那夜霧迷漫的楚天竟是一望無邊。
⑩ 多情:多情的人。
⑪ 清秋節(jié):冷落凄涼的秋天。
⑫ 今宵:今天夜里。
⑬ 這句說:這樣長年的分別,就算遇到好日子、好風(fēng)景,也是白白地過掉了。
⑭ 風(fēng)情:情意。
【賞析1】
這首詞是作者離開汴京,與情人話別之作。“寒蟬”寫當(dāng)前景物,點明節(jié)令,直貫下片“清秋節(jié)”,不但寫所聞、所見,兼寫所感。“長亭”寫地,暗喻別情。“晚 ”點明時間,為下面“催發(fā)”張本。“驟雨”是“留戀”之由。本來該走了,忽然下了一陣急雨,乘此機(jī)會,又留戀了一會兒,可是天色已晚,雨開始停了,這就真該走了。由“都門”字,知此詞作于汴京,“帳飲”是別筵,而以“無緒”二字帶過,因為滿腹離愁別恨,吃,也不香,飲,也不暢,實在沒有什么可說的。這就暗示了留戀之情深,別離之味苦。駕船的,“催發(fā)”;乘船的,“留戀”。“留戀,則不忍別;。“催發(fā)”,則不得不別。主觀意愿與客觀形勢之矛盾,使別情達(dá)到高潮。以句法論,才說“帳飲,已指明“無緒”,正在“留戀”,又被人“催發(fā)”,好象都沒有完,所以陳匪石先生在《宋詞學(xué)》中稱之為“半句一轉(zhuǎn)”。(陳石遺在《宋詞精華錄》中稱楊萬里作詩的秘訣是“語末了便轉(zhuǎn)”,也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