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省高考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古代詩文閱讀(27分)
(一)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
1、(6分)
(1)自我徂爾 (2)少長咸集 (3)渚清沙白鳥飛回
(4)人非生而知之者 (5)岸芷汀蘭 (6)吟鞭東指即天涯
(二)文言文閱讀(15分)
2、(3分)D 3、(3分)C 4、(3分)B
5、(6分)
(1)天池的水向下飛瀉到潮音巖,(人們)接引(它)來供給廚房。
(2)這次游覽恰逢適宜的天氣,又遇到理想的地點,確實很快樂了。
(三)古代詩歌閱讀(6分)
6、(6分)
(1)【要點】“箬笠”“蓑衣”勾勒出釣翁雪天垂釣的外在形象,函面簡約,意境空靈。“冰散響”描寫輕細的聲音,襯托出環境的寂靜、釣翁的寧靜。釣翁“時振玉花空”的動作,襯托出釣翁的凝定。“但”字寫出了釣翁的心無旁騖。
(2)【示例】后闋表現了詩人對釣翁簡樸而自在生活的傾慕之情。“云水暮,歸去遠煙中”渲染環境的高遠空曠,暗示釣翁生活的閉適自在;“茅舍竹籬依小嶼’描寫釣翁生活的簡樸與環境的清幽;“縮鳊圓鯽人輕籠”流露出釣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歡笑有兒童”凸現了釣翁生活的溫馨和歡樂。
二、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6分)
(一)文學名著閱讀(10分)
7、(5分)C E
8、(5分)
(1)阿斗(劉禪)。
【情節要點】為尋找失散的阿斗,趙云多次殺入曹軍。曹撮下令只能活捉趙云。趙云抱護阿斗,四下廝殺,血滿征袍,突出重圍。
(2)葛朗臺。
【情節要點】歐也妮母親去世。葛朗臺認為女兒繼承她母親的巨額財產,會要了自己的命。他借助克羅旭,要求女兒聲明無條件放棄繼承權。歐也妮順從了父親。
(二)文化經典閱讀(6分)
9、(6分)
文質兼備、心存仁禮的人可以稱為“君子”。要成為君子,就要文質兼修,才能達到內在本質與外在表現的統一;不僅要心存仁禮,更要付諸實踐,堅持用仁禮之心去愛人、敬人。
三、現代文閱讀(24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10、(3分)C
11、(2分)保持著純真良知、政行最質樸信仰的最普通的人。
12、(4分)
【要點】一個向度是:物質、金錢的多少。“另一個向度”是:精神、道德的高低。文章提倡的是“另一個向度”。因為,對物質、金錢的追求,文章只是表示可以理解,而對精神、道德的追求,則主張要“毫無保留”地贊美和頌揚。
(二)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選考)(15分)
(甲)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
13、(5分) A D
14、(4分)
①“世人”妄評兩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②“傳媒”對世人的各種評論推波助瀾;③“別人”嫉恨兩位演奏家合奏的珠聯壁合;④“世人”將悲劇歸罪于活著的演奏家。
15、(6分)
【要點】①惋惜雙琴一毀一廢;②同情兩位演奏家一死一瘋;③哀嘆美好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毀滅;④悲憫世人毀滅了美好事物而始終不自知。
(乙)實用類文本閱讀(15分)
13、(5分) A D
14、(4分)
第一階段:卵孵化成若蟲。
第‘階段:若蟲經數次脫皮變為成蟲。
第一階段:成蟲“戀愛”、交尾。
第四階段:交尾后雄蟋蟀死亡,雌蟋蟀產卵后死亡。
15、(6分)
【示例一】
本文語言平實,善于以科學而準確的語言說明蟋蟀的生命特征和生活習性。如,第③段“蟋蟀等秋蟲,雄性的嗚聲比之鳥或蟬的鳴聲,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平實地說明了蟋蟀的發音的原理和構造。再如,第⑥段“蟋蟀的戀愛生活和其他動物及人類原無大異”,平實地說明了蟋蟀的戀愛過程。
【示例二】
本文語言生動,善于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說明對象的特征。如,笫⑤段“它們的鳴,和南歐人在戀人在窗外所賽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戀歌”一句,運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地說明了雄蟋蟀發音器官發達、發音富有技巧、所發的聲音對雌蟋蟀具有誘惑力。再如.第⑥段“這時的嗚聲……直至雌的自愿接受為止”這幾句,綜合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說明了蟋蟀戀愛過程中“極端的雌尊雄卑”。
四、語言文字運用(13分)
16、(6分)
(1)D (2)A (3)②;“決定”改為“規定”。
17、(7分)
【示例一】
數字時代,要重視紙筆書寫。紙筆書寫是一種原生態的記錄方式,手稿具有私人意義,留存許多記憶;紙筆書寫動作是下意識的,有助于思維連貫,寫作過程會比較美好。堅持紙筆書寫習慣,可以增進對漢字的喜愛;追求紙筆書寫之美,可以促進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示例二】
電腦輸入,總體效率更高。經驗告訴我們,初成的文稿一般還要反復進行文字修改和段落調整,如果是在紙上,修改和調整既不方便,還會浪費紙張。如果寫作還需要參考或引述網上的電子文本,與紙筆書寫相比,電腦輸入的優勢更明顯。在網絡實時通訊方面,電腦輸入可以大顯身手,紙筆書寫則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五、寫作(70分)
18、(7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