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都是世界名校,教育資源豐富,科研設備先進齊全,學術環境自由開放,注重個性化發展和綜合素質培養,這些都代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教育水平和理念。從開闊視野、成為國際化人才的角度,美國名校留學更有價值。但另外還需考慮到其它因素,最重要的就是留學期間的經濟負擔。如果沒有獎學金,則留學的花費非常昂貴,是一般中國家庭難以承受的。
徐小平:是的,但是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那么中國高考制度這面銅墻鐵壁就很容易被突破。美國以及世界各發達國家提供的留學機會,為幾十萬中國子弟提供了一條突破天險、出奇制勝、事半功倍、獲得更優秀高等教育的機會。
楊建飛:深有同感!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高等教育已經有了更多更大范圍的選擇,讀大學可以在世界范圍內做選擇!似乎很多中國家庭和學生還沒明白或不習慣,正像某位哲人所說的,真的有了選擇的自由,反倒會手足無措。
在歐美、日本、韓國、臺灣、香港、新加坡,高中畢業后進什么大學,他們考慮和選擇的范圍是全世界的大學。這就是所謂的“全球化視野”吧。改革開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國很多家庭終于可以與歐美、日本等國的家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孩子可以去美國、去英國、去加拿大留學!這也應該算是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一個重要標志。
徐小平:我在書中揭示過這個奇怪現象:一方面千家萬戶為了高考而瘋狂,一方面萬千學子卻明明看到美國留學機會而不愿爭取。結果,得到機會的,是那些捷足先登的“哈佛女孩劉亦婷”——劉亦婷的成功,其實與什么天才教育沒有任何關系,她只是率先實施了“加一減一”戰略的聰明女孩,當全國人民都在華山小道上苦苦攀登時,她卻一舉登上了高等教育的珠穆朗瑪峰。
這是一個新的轉折點。提倡理性留學、反對“留學無意識”的我老人家,開始歌唱一個新時代的新主題:讓我們都來參與“加一減一”計劃,加英語、減高考,突破高考的馬其諾防線,去美國和世界著名大學留學!
楊建飛:是的,全世界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大學!每一個中國高中畢業生,只要花點功夫,制定一個完整的留學計劃,考一個不錯的托福成績,都能夠獲得美國大學的錄取。而不必千辛萬苦、千軍萬馬去擠那高考的獨木橋。
徐小平:是的。世界接受中國留學生的空間很大。反而是中國學生自己的保守謹慎以及不了解真相,而棄置了無數優質國際資源。在這個領域,如果我們加強開發——如同我們的商人到巴西俄羅斯去購買森林、到加拿大去購買礦產、到非洲去開采石油那樣——如果我們加強開放國際優質教育資源的意識和宣傳,我們就能夠充分利用這些國際優質高教資源,來為更多中華學子獲取優秀高等教育的機會,而不至于讓千軍萬馬擠在高考獨木橋上,一旦落榜,天崩地裂,萬念俱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