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朋友聚會,大家都談了自己所從事行業的現狀,其中一個從事心理咨詢的朋友說:“現在她是越來越忙了,經濟水平在不斷發展,但人們的困擾卻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很多中年人遭受著婚姻危機困擾;同時也影響了其孩子的心理健康;大學生們遭遇著事業和感情的雙重壓力,雖然很多人沒有達到精神病的狀態,但會患上不同程度的憂郁癥。”我們開玩笑說她真是人類精神的拯救者。她也很接受朋友的調侃。
她了解我從事英美澳加留學工作多年,就湊過來對我說,現在也有不少留學生來找她,很多年齡都不大,都是因為在國外受了各方面的壓力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前幾天有個女孩在母親的陪同下來找她。情況大概就是這個女孩在上高中時就被父母送到國外讀書,父母托國外的朋友為她聯系到了一個寄宿家庭,朋友稱寄宿家庭的狀況很好,特別適合孩子學習,父母欣然答應了。在出國之前,父母親一直叮囑孩子,在寄宿家庭不比自己家,要懂得遵守他們的生活習慣,不要總鬧小孩子脾氣,凡事要學著忍耐些,這樣才能長大。
孩子把父母的話記在了心里,當她真正在寄宿家庭生活時,才發現的確自己的生活習慣與寄宿家庭不同,從飲食習慣到作息時間再到其他生活細節,孩子努力的克服著各種差異。盡管這樣,她仍然得不到寄宿父母的和藹面孔,當初談的很多條件寄宿父母都沒有履行,比如說天氣很熱不提供冷氣,天氣冷時又不提供暖氣,孩子不敢提,又不敢告訴父母,害怕告訴父母之后得來的不是安慰,反而是責備。學習的壓力已經讓她喘不過來氣,還遇到這樣的寄宿父母,她覺得特別不幸,又沒人訴說,就經常把自己關在房子里流淚到天亮。
最后可想而知,當母親去國外看她的時候,母親愣住了,女兒瘦了很多,臉上沒有一絲笑容,性格變的更加內向,要么是不發言,要么就是被母親不經意的一句言語激怒,嘴里經常念叨的一句話就是“受洋罪”,后來母親把她接回了國,再后來找到了這位朋友。
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送孩子到國外讀初中、高中。他們大多抱著“越早送孩子出國,越早適應國外的學習和生活,越有利進入世界名校”的想法。家長的這種想法是對的,但由于很多小留學生年紀過小,如果沒有父母在國外的陪讀,很難應付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狀況,當遭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她們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如何爭取自己的權益。
我們之前一再強調如果留學生選擇寄宿家庭,一定要提前了解目的國的文化,了解寄宿家庭的生活習慣,若想在那里快樂的學習生活,最好能夠做到“投其所好”以更好的融入家庭中。這樣提醒孩子是沒錯的,但是我們忘記告訴孩子一點就是當他們遇到不可理喻的寄宿家庭時,他們完全有理由說NO。
據我了解國外的寄宿家庭大部分都是很不錯的,但是也有少數寄宿家庭不是很負責,甚至對留學生施以暴力。寄宿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帶有商業味道,有些HOMESTAY父母接受留學生就是為了賺些錢,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苛刻留學生,為了不讓留學生隨意搬出HOMESTAY,還故意扣留學生的護照。因此,在選擇寄宿家庭時,一定要擦亮眼睛、細心謹慎。要了解他們是否愿意接納留學生;是否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學生;是否有很強的責任心;是否有很好的聲譽等。
如果學生發現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以向當地的教育局匯報情況,待教育局了解情況之后,會進行調節,調節失敗的教育局就會為留學生尋找新的寄宿家庭,學生也可以自己通過朋友等其他方式尋找新的寄宿家庭。總之學生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家長也要經常與孩子保持通話,及時了解孩子的生活狀態和學習狀態。
留學生在海外留學除了會遇到寄宿家庭的不公平待遇,租房也會遭遇到上當受騙,工作的時候也有可能會遭到不公平待遇。無論哪種,留學生都應該有保護自己的意識,通過各種渠道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