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我就是把你送出去,這是一種理念。看你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我出去還是是讓我成功。你要去問這個預科課程,你最后達到什么樣的一個目的。他說我給你辦出去,我覺得這個預科選擇性你要考慮。因為他只考慮你國內這一部分,沒有考慮你將來的發展。第一,理念要考慮。
第二,要看課程,要涵蓋語言、學術、文化,包括生活包括專業課。很多課程你一看,從開學到最后都是托福培訓,雅思培訓然后加上簡單的專業課,這種預科是不成熟的,不全面的。
第三,要看它的師資,再好的課程設計,我說的這些理論它都有,所有的模塊都涵蓋,設計得非常漂亮,按照如果師資達不到一個相關標準的話,你所有的設計都是紙上談兵。有的強調說我是全外教的授課,很多家長也迷信全外教,出了國肯定是外教來教,這是最好的。我們不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觀點,我們要看教學的目的,如果你是上一個口語課或者是國外的文化課外教是非常好的選擇,因為你要學一個地道的口語,老外的口語是非常純正的,但是預科課程要解決的是一個過渡的問題,過渡的概念就是說,首先中國的相關的內容和西方的相關的內容都要熟悉,但是老外他對本國的這些東西可能會熟悉。中國的情況孩子的特點是不了解的。
所以像這種過渡型的預科課程最合適的師資還是中教,也不是普通的中教,因為他不了解國外的學習的方式包括國外的一些生活包括國外的一些文化。所以適合教預科課程的老師首先他必須要有大學的這種教學背景,這是肯定的,因為他要懂教學。
第二,他要有留學的經歷,必須要有留學的經歷,這樣他本身自己有這種切身的體驗,在國外是怎么樣的一個學習狀況,老師怎么上課,學生怎么來學習,他才能在自己的教育過程當中把這些信息傳達給學生。而且他知道我這個學生出國是要去學習的,我要怎么去培養能夠達到國外學習的相關的要求,因為他是有相關體驗的。這樣的老師,他才具備去教這種預科課程的資格。
這也是看這個課程是什么樣的一個師資,再一個就是有些人說我這些老師都是海外回來的博士、碩士,但是學的是管理,學的是人力資源,這樣他也是沒法兒進行教學。你留學并不意味著你會教學。本身你有教學的經驗,第二你是教學出身的,第三你是有留學的經驗。或者你只是在國內教英語這個不符合老師的要求。要問一下他的老師有什么樣的背景有什么樣的經歷。
預科學習特別是出國讀本科的預科學習它的對象是高中畢業生,這些或者剛剛成年,但是之前一直沒有脫離家庭的呵護,一直在父母保護下生活的。他出國之后要獨立的面對國外的生活,這個時候管理就非常重要了,你不能說一年都像保姆一樣的管理,但是也不能非常松散,特別松散的管理這個孩子就不會成功,它達不到我們預科想達到的效果。我們這個基地的管理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嚴到后面慢慢的有監控的放松,也不是說完全的放松,慢慢培養他一個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們管理是一個多維度的管理,學生、老師和家長,因為這三個是整個預科學習的三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對于學生的管理首先在安全方面我們要有保證。比如說學生我們要集中住宿,每天晚上有宿管老師在這里值班,保證學生的安全。
第二從學業上要保證他來學習,出勤的管理是最最嚴格的,而且我們會跟學生簽非常嚴格的協議,如果出勤達不到相應的標準會遭到相應的處罰。你只有出勤到課堂聽課我們這些優秀的師資你才能享受到,否則你一節課不來聽,老師是神仙也教不出來。我們非常重視過程,因為我們的理念是過程決定結果,所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們這個考核是不間斷的,每天課堂上有課堂上的測驗,然后階段性的每周或者是每月會有階段性的測驗。作為學期中或者是學期末有大的階段性的測驗。所有的測驗綜合在一起才是這個孩子一學年或者是一個學期最終的學習成績。
所以在學習方法的管理從安全上和從學業上都有嚴格的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