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中的文化沖擊[4]:I'm through

"I'm through"在這里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且看下面文章:
A man I once knew returned from war duty on unexpected leave to find his wife living with another man. Stunned and furious, he threw the man out, bodily , then walked away himself. Months passed while he delayed action on the pending divorce, and when I asked him why , he said, “ I know it doesn’t make sense. I ‘m through ---------- there’s no doubt. Only I would have sworn I knew her down to her fingertips. That I obviously didn’t makes me well, half-attracted again. She’s like a stranger.”
當(dāng)事人在部隊服役,突然請假回家,驚見妻子已經(jīng)和別的男人同居,他怒不可遏,將那男子逐出家門,并決定和旗子離婚.行文至此我們在理解上沒有什么困難 因為這符合中國人的處世觀以及思維模式.然而"I'm through"在這里便是全文的要點,根據(jù)中國人的思維模式:"I'm through"并不難理解,自己的妻子既然與別的男人同居了,這樁婚姻也就完了,所以在這里有的人翻譯成"我完(蛋)了" "我已經(jīng)和她結(jié)束了" 似乎十分"順理成章".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順理成章"的譯文:
我曾經(jīng)認識一個在服役的男子意外請假回到家里,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妻子和另一個男人同居!他驚呆了,然后怒不可遏地將那男子整個扔了出去,接著他自己也離去了.幾個月過去,在待決的離婚中他卻遲遲沒有采取行動.當(dāng)被問及為什么時,他說:"我知道這種做法毫無意義,我和她已經(jīng)完了 ----- 毫無疑問. 我曾經(jīng)發(fā)誓對她徹頭徹尾地了解,可顯然不是,這樣也好,使我又有了吸引力.她就象一個陌生人"
看著是不是有點奇怪??
其實正確的譯法應(yīng)該是……
我曾經(jīng)認識一個在服役的男子意外請假回到家里,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妻子和另一個男人同居!他驚呆了,然后怒不可遏地將那男子整個扔了出去,接著他自己也離去了.幾個月過去,在待決的離婚中他卻遲遲沒有采取行動.當(dāng)被問及為什么時,他說:"我明白這毫無意義,我已經(jīng)想開了 ------ 這沒什么可疑問的。 只是我曾經(jīng)滿以為我對她了如指掌。顯然,我不了解她,這個事實,怎么說呢,使我又有幾分被她吸引住了。她就像一個路人"
許多人萬萬沒有想到也絕對很少會想到 I'm through 不是“我完蛋了”,也不是“我和她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而是我已經(jīng)想開了 已經(jīng)不再煩惱了 這樣的意思。
妻子與別人同居,這樣的事實竟然讓她平添了幾分美麗。~!!!這樣的處世觀和思維模式是我們中國人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上面的誤解與其說是處于文字因素 倒不如說處于一種文化沖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