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國人說話太尖刻
在參加一次商務聚會時,有一位外賓很禮貌地問一位以前就認識的中國朋友:“當你有空時,你愿意和我一起談談嗎?”那位中國人知道外國人非常欣賞直率的性格,于是很干脆地回答說:“不,我太忙了,沒有時間。”外賓對于被拒絕并不介意,但是對于中國人拒絕的方式,卻有點兒吃驚:“這個人說話欠缺一點兒修養,說話如此尖刻”。
旅居加拿大和美國期間,筆者不止一次地聽到有北美的朋友抱怨說:“中國人說話太尖刻了。”開始我們并沒有在意,以為這只是個別中國人個性較強所致,或者只是有些外國人聽不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而已。不過我們漸漸地發現,與我們交往的很多北美朋友,竟然都有相似的感慨與抱怨。我們很詫異地想:“怎么可能呢?!中國人以千年禮儀之邦而自豪,是世界上號稱最會委婉講話的民族。現在竟有這么多人抱怨說中國人說話太尖銳,原因何在呢?”
經過了解和觀察,筆者們發現很多平日彬彬有禮的中國人,在與加拿大、美國人交往時,并沒有學會使用北美人所熟知的禮儀、禮貌與特有的表達習慣,只是套用我們中國人的禮儀、禮貌和表達方式去交往,以至于造成了不少對于中國文化缺乏了解的人誤解。因此中外雙方文化沖突和差異的解決,一方面是外國人需要多了解中華文化和禮儀;而另一方面,就是我們自己也要了解一些外國人在交流時所特有的表達方式。詳細的內容請見我們的《如何與老外有效交流4:文化差異與沖突》(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系列圖書。以下,簡要介紹一些原因和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