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沉默,寂靜
vt. 使安靜,使沉默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雙語閱讀 > 名著小說 > 寵兒 > 正文
本書簡介:
《寵兒》是托妮·莫里森最震撼人心、最成熟的代表作,現(xiàn)已經(jīng)成為當(dāng)代文學(xué)史上不朽的經(jīng)典,也是美國文學(xué)史上最暢銷的作品之一。小說完成于1987年,1988年即獲得美國普利策小說獎。2006年《紐約時報》召集125位知名作家、評論家、編輯及文壇泰斗等選出自己心目中“25年來最佳美國小說”,《寵兒》得票最高,名列第一。
“你的愛太濃了!”——一個不可能重復(fù)的故事?。?!
女黑奴塞絲懷著身孕只身從肯塔基的奴隸莊園逃到俄亥俄,奴隸主循蹤追至;為了使兒女不再重復(fù)自己做奴隸的悲慘命運,她毅然殺死了自己剛剛會爬的幼女寵兒……十八年后寵兒還魂重返人間,和塞絲、塞絲的女兒丹芙以及塞絲的情人保羅•D生活在同一幢房子里。她不但加倍地向母親索取著愛,甚至糾纏和引誘保羅•D,不擇手段地擾亂和摧毀母親剛剛回暖的生活……全書充滿苦澀的詩意和緊張的懸念。
豆瓣書評:
來自: Pan小月
要不是大頭強烈推薦我讀托妮·莫里森的《寵兒》,說這是她近幾年來讀到過的最好的小說。我想我很有可能會在讀了十幾頁之后就將她放在一邊。然而當(dāng)我以巨大的毅力真正進入到其世界之后,我終于明白這是怎么回事,這是怎樣的一部小說了。
向別人推薦《寵兒》(《BELOVED》),最常用也是最沒有創(chuàng)意的理由通常是“這是美國25年來最優(yōu)秀的小說,獲得過普利策小說獎,其作者托妮·莫里森獲得了1993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并被稱為美國當(dāng)代最重要的小說家?!?br />
然而《寵兒》的意義全然不在于籠罩在她身上的那些光環(huán),而是光環(huán)之下的最本初的深情。榮譽對托妮·莫里森和《寵兒》來說,不過是一個讓更多的人注意到她們的媒介,絕不是嘩眾取寵的和被故意包裝出來的魅力。
閱讀寵兒并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她和我之前接觸過的幾乎所有小說都不一樣。不知道該如何定義她,甚至在閱讀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nèi),完全不知道她想說的是什么,發(fā)生了什么,時間地點空間人物都是模糊的。幸運的是,我還是把她讀完了,并且因此滿心歡喜,堅信自己得到了一份巨大的收獲。
閱讀《寵兒》已經(jīng)是一個月以前的事了,在那之后,我又看了其他五六本書。這其中隔了相當(dāng)長的時間,我卻一直沒法按預(yù)期的那樣,為《寵兒》寫點什么,這是一件艱難的事。
《寵兒》的故事來源于一個真實的事件,有必要在這里復(fù)述一遍:“19世紀50年代,一個名叫瑪格麗特·加納的女黑奴攜子女從肯塔基的奴隸莊園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隸主循蹤追至,為了使孩子不再重復(fù)自己做奴隸的悲慘命運,她毅然殺死了自己的女兒?!惫适碌脑驼沁@樣可以重復(fù)講述,用不了一分鐘。而托妮·莫里森根據(jù)這件事所寫的《寵兒》卻是無法被復(fù)述的。
我們可以將枝蔓刪減,最終拼湊出一個別別扭扭的故事梗概:1855年,女黑奴塞絲帶著身孕從肯塔基州的“甜蜜之家”農(nóng)莊逃亡到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投奔婆婆貝比·薩格斯。奴隸主帶人追蹤而至,為了不讓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塞絲親手用鋸子割斷了自己的幼女寵兒的喉嚨。從此,寵兒的靈魂一直盤踞在家中,肆意搗亂毀壞著原本已經(jīng)正常起來了的生活。塞絲的兩個兒子因此離家出走,被塞絲懷在肚子里帶到這里的女兒丹芙一直性格孤僻,足不出戶。而貝比·薩格斯則加速了死亡。“甜蜜之家”農(nóng)莊最后一個男奴保羅·D走進了塞絲的生活,他趕走了鬼魂,與塞絲同居。不久,寵兒以肉身還魂,進入這個家庭討還愛債。為了獨占母親塞絲,她以身體引誘保羅·D,最終使他離開了塞絲。寵兒的索取無止無境,塞絲終于走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
整部小說最主要的情節(jié)就是如此,而之所以說這個情節(jié)是“別別扭扭”的,是因為《寵兒》的意義來自情節(jié)之外,來自恢宏龐雜的黒奴歷史,來自晦澀玄妙的詩歌意境,來自無法被復(fù)述的令人顫抖的力量。
《寵兒》的偉大之處也正是在于“無法被復(fù)述”。從每一個文字間嘔心瀝血出來的真實與震撼實在是難以復(fù)述。她結(jié)構(gòu)繁復(fù),語言神秘,時間線索錯綜復(fù)雜。托妮·莫里森在《寵兒》的語言表達上是有預(yù)謀的,她故意使用了一種極為不簡潔,也不簡單的方式,將母親殺死孩子這樣血淋淋的場面描述得沉靜蜿蜒,仿佛深谷中的溪流波瀾不驚,卻又是暗藏了最濃烈的情感與思想的。
“你的愛太濃了?!北A_·D說。
“要么是愛,要么不是,淡的愛根本就不是愛?!比z這樣回答。
這是一個堅強甚至偏執(zhí)的黑人女性,她的生活被殘忍地打破,碎裂,被迫回憶過去。她在愉悅和痛苦間反復(fù)徒步行走,她以為她掙脫了什么,實際上她所想要擺脫的一直緊抓她不放。
《寵兒》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刻畫人物。盡管如此,哪怕是故事中一閃而過的人——不論白人黑人——都擁有其巨大獨特的性格。塞絲看起來正是本書的主人公,其實卻也不過是托妮·莫里森想要描寫的黒奴中的一個代表,她的生活也不過是黒奴生活的一小點影像。
托妮·莫里森擅長描述黒奴生活,她對黒奴苦難史的了解如此深刻,那幾乎成為延續(xù)她創(chuàng)作生命的最重要的動力。她將各種故事與事件解構(gòu)成一行行的詩,一個個的夢境,然后用最安靜的筆調(diào)風(fēng)格,最高超的敘事技巧將痛苦公布于眾。“任何一個白人,都能因為他腦子里突然閃過的一個什么念頭,而奪走你的整個自我。不止是奴役、殺戮或者殘害你,還要玷污你。玷污得如此徹底,讓你都不可能再喜歡你自己。玷污得如此徹底,能讓你忘了自己是誰,而且再也不能回想起來?!?br />
《寵兒》不是一本能夠讓你抱著“隨便吧”的心態(tài)去輕松閱讀的書,事實上,在多角度的敘述下,文字的力量是沉重、壓抑,甚至變態(tài)的。她被改編成電影時,導(dǎo)演運用了各種特技竭力將其拍成一部驚悚片。然而與其說《寵兒》帶給讀者的是驚悚,單純的震撼則更為恰當(dāng)。托妮·莫里森并不想表現(xiàn)恐怖,甚至有些時候,《寵兒》的語言是明亮優(yōu)美的,像是清風(fēng)拂過金盞花叢。托妮·莫里森更在意的是從恐怖中剝離出來的寂靜與濃厚,正如盤旋在藍石路124號的悲傷、惡意、冷靜與瘋狂。
重點單詞 | 查看全部解釋 | |||
silence | ['sailəns] |
想一想再看 |
||
shed | [ʃed] |
想一想再看 n. 車棚,小屋,脫落物 |
聯(lián)想記憶 | |
swing | [swiŋ] |
想一想再看 n. 搖擺,改變,沖力 |
聯(lián)想記憶 | |
sawdust | ['sɔ:dʌst] |
想一想再看 n. 鋸屑 |
聯(lián)想記憶 | |
thumb | [θʌm] |
想一想再看 n. 拇指 |
||
arch | [ɑ:tʃ] |
想一想再看 n. 拱,拱門,拱狀物 |
||
sheriff | ['ʃerif] |
想一想再看 n. 郡治安官,郡長 |
聯(lián)想記憶 | |
stock | [stɔk] |
想一想再看 n. 存貨,儲備; 樹干; 血統(tǒng); 股份; 家畜 |
||
claim | [kleim] |
想一想再看 n. 要求,要求權(quán);主張,斷言,聲稱;要求物 |
||
beat | [bi:t] |
想一想再看 v. 打敗,戰(zhàn)勝,打,敲打,跳動 |


- 本節(jié)目其它精彩文章:
- 查看更多>>
-
諾貝爾文學(xué)經(jīng)典:《寵兒》第13章Part6
貝比·薩格斯接下了這份工作;失掉那份賺錢差事當(dāng)然很難受,可一所帶樓梯的房子令她激動不已——雖說她爬不了樓梯。加納先生告訴鮑德溫兄 -
諾貝爾文學(xué)經(jīng)典:《寵兒》第13章Part7
"我用不著他介紹。我會自己介紹自己。我需要他做的是把我重新介紹給我的孩子們。我猜,他識文斷字吧?""當(dāng)然。""太好了,我要澄清好多事情。"可是他們澄清的消息少得可憐,她不得不放棄了。 -
諾貝爾文學(xué)經(jīng)典:《寵兒》第14章Part2
現(xiàn)在這個侄子,他兄弟按住她時吃她的奶的那個,不由自主地戰(zhàn)栗著。他叔叔警告過他,要提防那種慌亂,可是看來這個警告沒被采納。 -
諾貝爾文學(xué)經(jīng)典:《寵兒》第14章Part3
警官也想退出來。走出這間本該貯藏木料、煤炭、石油——寒冷的俄亥俄冬天的燃料——的棚屋,站到屋外的陽光里。他一邊這樣想,一邊抗拒著跑進八月陽光里的沖動。不是因為害怕。根本不是。 -
諾貝爾文學(xué)經(jīng)典:《寵兒》第14章Part4
貝比·薩格斯搖了搖頭。"一次一個。"她說著用活的換了死的,把死的抱進起居室。她回來時,塞絲正要將一個血淋淋的奶頭塞進嬰兒的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