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講解:
1. make sense
可以理解;講得通;(行為方式)有道理,合乎情理;
eg. It all makes sense now.
現在就都講得通了。
eg. His logic is too loose to make much sense.
他的推理太不嚴密,沒什么道理。
2. put together
裝配;組裝;拼合;組合;將…組隊(或匯總);
eg. The factories no longer relied upon a mechanic to put together looms within the plant.
工廠不再依靠機修工在車間里組裝織機。
eg. He is trying to put a team together for next season.
他正在努力為下一個賽季組建一支球隊。
3. results in
導致;引起;造成;
eg. Fifty per cent of road accidents result in head injuries.
50%的道路交通事故都會導致頭部損傷。
eg. Regular trips back to her adopted motherland have resulted in her first book, Tiger Balm.
經常返回她移居的國家讓她寫出了她的第一本書《萬金油》。
4. hang in the balance
懸而未決;待定;
eg. The fate of a project which could revolutionise the use of computers in hospitals hangs in the balance.
可能給醫院的計算機使用帶來革命的項目仍然前途未明。
eg. This decision leaves many lives hanging in the balance.
這個決定使很多人的生活搖擺不定,懸而未決。
名人簡介:
人物簡介
詹姆斯·卡梅隆1954年8月16日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名為Kapuskasing的地方,擅長拍攝動作片以及科幻電影。父親Phillip是一位電子工程師,母親Shirley Cameron則是一位藝術家。
1971年他遷往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主修物理,但是大學畢業后,他卻給別人開卡車。1977年,卡梅隆看到了喬治·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想要做什么了。他在影壇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羅杰-考曼(Roger Corman)1980年影片《世紀爭霸戰》(Battle Beyond the Stars)中任藝術總監,制作特技模型。
第二年,他在電影《食人魚2》(Piranha Part Two: The Spawning)開始了他的導演之路。該片在意大利拍攝,由于卡梅隆和劇組的工作人員有些矛盾,在拍攝結束后,制片人甚至不讓他參加影片的最終剪輯。心高氣傲的卡梅隆一怒之下,自己學會了使用意大利剪片機的操作,花了幾個星期剪輯了整部電影。從此,卡梅隆發誓要為自己制作電影。
在1981年開始他的導演生涯之前,他還擔任過電影Roger Corman的制片。
1985年,卡梅隆和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的劇本,該片由史泰龍主演并廣受好評。隨后卡梅隆又推出了一系列的科幻動作片,有《異形》、《終結者2:審判日》等。他的電影常常啟用邁克爾·比恩、詹妮特·戈德斯坦恩、蘭斯·亨利克森、比爾·帕克斯頓和施瓦辛格等明星為主演,并且經常有核戰爭的故事線索包含在內。
卡梅隆電影的突破開始于他的特效小組,該小組的工作開始于《終結者》(該片的特效在今天看來有些過時,但在當時是相當先進)。而后來他導演的《終結者2:審判日》更是大量使用電腦特技,該片最終獲得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混音、最佳化妝和最佳音效剪輯四項大獎。他在1997年導演的電影《泰坦尼克號》同樣大范圍地使用了電腦特技,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該片成為當時投資最為昂貴、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所獲得的十一項大獎中,最佳導演和最佳制片是屬于卡梅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