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講解:
1. work on
從事于……;致力于……
eg. Heisenberg continued to work on it.
海森堡也在繼續這個工作。
eg. This is something I'll continue to work on.
這是我將要一直做下去的事情。
2. give up on
對…絕望;對…不抱希望
eg. He urged them not to give up on peace efforts.
他力勸他們不要放棄對和平的努力。
eg. My teachers gave up on me.
老師們對我不抱任何希望了。
3. make a difference
發生差別;使……有差別;有關系;有影響;
eg. How much I study will make a difference to my marks.
我的努力將會使我的分數有所改變。
eg. What you have told me may make a difference to my own position.
你告訴我的一切,可能影響我自己的看法。
4. take away
拿走;奪走
eg. Don't let him take away your freedom to think for yourself.
別讓他奪去你獨立思考的自由。
eg. Nothing can take away the anguish of losing a child.
什么都不能解除失去孩子的巨大悲痛。
名人簡介:
創業經歷
尋找伙伴
Google搜索引擎源于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時所做的一個研究項目。更確切地說,他們最開始是在佩奇簡陋的宿舍搞研究,沒多久搬到車庫。跟許多發明家的故事差不多,他們最終在小車庫搞出了大工程。佩奇說,那時他們倆到處借錢,教授、親戚、朋友,只要是想得到的人都去借了,幸好,兩人“跌跌撞撞”啟動的搜索引擎工程一面世,立即得到迅速發展。
據說兩人1995年在斯坦福大學認識時并不“情投意合”。當時兩人都是斯坦福大學的碩士,佩奇24歲,布林23歲,兩人在一次校友會上結識,他們都有很強的主見,意見分歧時互不相讓,不管討論什么問題幾乎都會爭吵起來。但最終兩人卻在解決計算機學最大挑戰“搜索引擎”的問題時找到了共同點。
1996年初,佩奇和布林開始合作研究一名為“BackRub”的搜索引擎,到1998年上半年逐步完善這項技術后,兩人開始為這項技術尋找合作伙伴。他們找到雅虎的創始人之一戴維·菲洛。菲洛認為他們的技術確實很可靠,但建議他們自己建立一個搜索引擎公司發展業務,發展起來后再考慮合作。
在斯坦福大學中,佩奇遇到了謝爾蓋·布林。他們在1998年開始合作運行Google。Google以他的專利PageRank為基礎給網頁排名。他們還建造了由塑膠拼圖板組成的噴墨打印機。
當兩位創始人于2001年聘用埃里克·施密特為Google主席、首席執行官后,佩奇辭去了其總裁職務。這三架馬車一直推動著Google的發展。
按照2011福布斯排名,佩奇以198億美元的財產,使他成為世界上第24富有的人。他與謝爾蓋·布林購買一架波音767為他們私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