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是美國19世紀詩歌史上重要的詩人,也是20世紀英美意象派詩歌的先驅。她雖然居住在新英格蘭一個偏僻小鎮里,足不出戶、與世隔絕,然而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是靈魂的世界,她的特殊使命就是表現那個世界。她以美玉般的詩歌完成了這一使命,使她成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最偉大的美國女詩人。她在美國文學史中之所以占有重要地位,不是取決于她的詩歌的思想內容,而是取決于她的詩歌的技巧和形式。其怪誕的風格、奇特的意象、巧妙的暗喻和不拘形式的格局,成為西方近代和當代詩歌的一個重要淵源。狄金森與自然為伍,視自然為朋友。
狄金森對詩歌的傳統規范表現了不馴的叛逆姿態。狄金森傾向于微觀、內省,藝術氣質近乎“婉約”。她的語言,一洗鉛華、不事雕飾、質樸清新,有一種“粗糙美”,有時又如小兒學語般幼稚。在韻律方面,她基本上采用四行一節、抑揚格四音步與三音步相間,偶數行壓腳韻的贊美詩體。
I'm nobody!—Emily Dickinson
我是無名之輩——埃米莉·狄金森
I'm nobody!Who ar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