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Viral video
在英語中,火爆的視頻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
Viral video:病毒視頻
萌叔大衛(wèi)來自澳大利亞,多年來在中國內(nèi)蒙古教英文:
Inner Mongolia:內(nèi)蒙古
English teacher:英語老師
02.Culture shock
文化沖擊是指一個人從其固有的文化環(huán)境進(jìn)入到一個新的文化環(huán)境中,因文化差異產(chǎn)生的不適應(yīng):
Culture shock:文化沖擊
Cultural difference:文化差異
經(jīng)歷文化沖擊怎么說呢?
To have/get/experience culture shock:經(jīng)歷文化沖擊
Most don't speak English and experience significant culture shock upon moving here. 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不會說英語,一搬到這兒就經(jīng)歷了巨大的文化沖擊。
03.Reverse culture shock
而久居他鄉(xiāng)的人們在回到母國后,也可能會經(jīng)歷一個文化再次適應(yīng)的過程:
Reverse culture shock:逆向文化沖擊
Reverse 既可以做名詞,也可以做名詞和形容詞:
Reverse:v.顛倒;n.反面;倒擋;adj.相反的
04.Cultural differences
萌叔所提到的中國的好處用一句話總結(jié)就是:
Transportation and services are convenient and cheap in China. 中國的交通和服務(wù)又便利又便宜。
而在澳大利亞,沒有汽車幾乎無法出行,Uber 也很貴。不但外賣店和便利店并不像中國那樣遍地都是,支付方式也沒有那么便利:
China leads the world in mobile payments. 中國在手機(jī)支付方面全球領(lǐng)先。
05.Adam's reverse culture shock
主播 Adam 表示,在國外修一個東西需要等很久,而且花費(fèi)巨大:
The price of labor is expensive:人工費(fèi)很貴。
而在中國,走到街上就能找到一個動作又快又劃算的:
Jack of all trades:萬能博士
其實(shí),有了租房管家和萬能的淘寶,上街這個步驟也可以省了。
此外,適應(yīng)了中國快節(jié)奏的生活以后,有些人回到加拿大,可能會覺得娛樂生活過于單調(diào):
Monotonous:單調(diào)的
People in China are used to a colorful nightlife. However, in Australia, a lot of stores close early. 中國人習(xí)慣過豐富的夜生活,但是在澳大利亞很多店鋪很早就關(guān)門了。
Canada is a great place to retire. 加拿大是個退休后的好去處。
06.Jenny's culture shock
而從中國去加拿大的 Jenny 則經(jīng)歷了不少文化沖擊,首先就是垃圾存放:
Green Bin organics are picked up every week while Blue Bin recycling and garbage are collected on alternating weeks. 綠色垃圾桶里的有機(jī)物一周收一次,藍(lán)色垃圾桶里的可回收物兩周收一次。
第二個文化沖擊來自于飲食:
They eat raw broccoli and cauliflower. 他們吃生的西蘭花和花菜。
關(guān)注公眾號【開言英語OpenLanguage】,可獲得每期精美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