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詳細解說
1.“queen-sized bed“也可寫為“queen-size bed”,其尺寸比標準雙人床(double bed)大;“king-sized bed”也可寫為“king-size bed”,其尺寸比“queen-sized bed”更大一些。
2.“neither...nor_表示“既不…也不…”。其含義是否定的,可連接任意兩個并列的成分。例如:She likes neither butter nor cheese.
(她既不喜歡黃油也不喜歡奶酪。)當“neither...nor”連接兩個主語時,其謂語動詞應與最近的一個主語在人稱和數上保持一致,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就近原則”,例如: Neither his parents nor his brother is at home today.(今天他的父母和弟弟都不在家。)咱們再來看一下“either...or...”,它的意思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表示兩者之一,連接句子中兩個并列的成分。例如:When the girl is happy,she either sings or dances.(那個女孩子高興對,不是唱就是跳。)其謂語動詞的變化也要遵循“就近原則”。
4.文化洗禮
“本地化”英語
英語已經成為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英語的教育和普及。不過,受各國各地本土語言的影響,英語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本地化”了,使得其他地方講英語的人聽了之后一頭霧水。
泰國:“三”讀成“茶”
泰國人往往不會發輔音后面的“r”音,比如把“three”(三)讀成“tea”(茶),把“address”(地址)讀成“adiss”之類。另外,泰國還有一些自創的英語詞匯。比如,泰國人說“什么東西沒有了”,就說“no have”;把人妖叫做“lady boy”等等。
印度:“我三十”說成“我很臟”
印度人說英語大多帶著印地語口音。在印地語里,“t”和“d”的發音方式和我們不同,聽起來似乎都是“d”。所以印度人可以把“Taoism”(道教)發成“Daoism”,和中文發音最接近。不過,印度人介紹自己的年齡時就會比較吃虧,比如他們要說“我30歲”(I am thirty),但卻會說成“我很臟”(I am dirty)。此外,印度人還分不清“p”和“b”。
日本:“直達”航班變“恐怖”
在日本,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會讓人刮目相看。但由于日語的發音和英語區別較大,因此大部分日本人的英語都說得很不標準。曰語里沒有卷舌音,所以很多英文發音對他們來說比較困難。比如two,他們往往發成“tsu”,three發成“suri”。對外國人來說,日本人講的英語很難懂。
另外,日本人“r”和“I”不分,日本某航空公司就曾為此鬧了一個大笑話。他們在廣告海報上寫著“Non Stop Fright”(沒有間斷的恐怖),而他們的本意是“Non Stop Flight”(直達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