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0日,外交部高翻費勝潮重回母校武漢大學。雖然在外交部擔任重大翻譯工作公務繁忙,費勝潮仍然多次回到母校同廣大師生見面,而此次武大之行,費勝潮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武漢大學兼職教授。
費勝潮現任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處長,1992年―1996年就讀于武漢大學外語學院英文系。多次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擔任翻譯,在2006、2007、2008年和2009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時,他都擔任翻譯。在剛剛結束的倫敦峰會上,他擔任了胡錦濤主席的翻譯。由于工作出色曾獲第八屆中央國家機關“十大杰出青年”稱號?!?/P>
當天,聘任儀式在武漢大學外語學院會議室舉行,武漢大學校黨委常務副書記龍小樂出席,外語學院院長杜青鋼主持。龍書記向費勝潮頒發了武漢大學兼職教授聘書,學生代表獻花并為他佩戴了?;?。龍書記代表學校向費勝潮表示祝賀,并贊揚了費勝潮在翻譯事業上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和為母校贏得的榮譽。龍書記肯定了外語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成績,并指出外語學院要高度重視學科建設,要在取得翻譯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基礎上,進一步爭取獲得英語博士點;要發揮武漢大學作為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優勢,注重培養復合型、綜合型外語人才,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費勝潮表示非常感謝母校所給與的榮譽,感謝龍書記的鼓勵。作為一名武大人,他將繼續努力工作,并且會責無旁貸地為母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授予儀式結束后,費勝潮為在場的師生們做了有關外交事業和外語人才培養的專題講座。
費勝潮先是講了外交部翻譯稿的程序:來稿——初稿——改稿——定稿——三核——通讀——出手。
接著介紹口譯的分類。他認為口筆譯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外交部高翻室有七、八十人,每個人都要能做口筆譯,交傳和同傳。翻譯的聲音要大,要洪亮,就算沒有麥克風,
也能讓聽眾們聽得清楚。他透露在去年8月8日中午,胡主席宴請各國元首時,我國提供了34個語種的150名翻譯。顯示了我國的翻譯實力,但同時也顯示了非通用語的緊缺。很多小語種,最后請的是六、七十歲的退休外交官做得陪同翻譯。他也指出,雖然很多非通用語種的人可能英語更好,但是仍要把自己的專業學好,要把兩種語言都掌握。
緊接著介紹外交翻譯的特點:政治性強,時效性強,包羅萬象,多面手?,F在的外交已經不僅僅是談政治,經常也會談論經濟,金融,科技,衛生,軍事等等。所以翻譯得對各個領域的專業詞匯都有所了解。對國情,對省情,對市情都要了解。
費勝潮同時也介紹了關于外交翻譯所面臨的挑戰與問題:
1 大而不強,結構失衡
2 重外輕中,重口譯輕筆譯
3 翻譯的中國特色(指仍帶有中式英語)
4 中國特色的翻譯 (如不折騰,科學發展觀,三個代表等詞匯的翻譯)
5 蘿卜快了不洗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