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譯文如下:
I = Interviewer H = John Hawkins
I: Welcome,Mr. Hawkins! Speaking of the topic today,the creative industry, would youmind introducing yourself to the audience in a creative way?
H: 晚上好, 你們是非常有創意的。在我來到這個演播室之前,我經過了中央電視臺好幾個其他的演播室。我看到了好多人,其中包括舞蹈家,演員還有攝像師。你們的演播室就像是一個劇院或者是一個藝術長廊。在這里創意就像是從墻上走出來的一樣存在于整個空間中。我是從10年前開始對創意經濟感興趣的,在那之前我是一個記者、攝影師以及電影制作人。事實上從我15歲開始我就開始跟創業經濟打交道了。
I: Actually I know Mr. Hawkins has been to China for many times since 1979. And I amwondering whether there were anything creative that impressed you most during yourvisits.
H: 兩天前我在上海戲劇學院看到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來自九個不同國家的戲劇制作人必須同臺工作。而演員,導演還有音樂人都在不同的地方,但是要通過電腦動畫系統合成出同一場演出。每個人,不論身在何處,不論他是導演、燈光師還是音響師,通過這個模擬系統,都好像在一起工作一樣。這非常棒。
I: We have just previewed some of your interviews and we noticed that you had said:"Creation comes from frivolity." We all believed it was typed wrongly. How comecreation is from frivolity? Is it really your original words?
H: 有一個來自德國的廣告導演,他采訪了一些人想知道他們為什么是如此的有創意,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不論他們是音樂家還是作家或者演員——創意是他們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唯一方式,別無選擇。為了生存他們必須有創意。其中一個人的回答是如果我沒有創意我將無法生存,我會覺得很無聊。另外一個人說我會變得很傷感和孤獨,我必須要有創意。
I: What are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reative industry and traditional industry?
H: 我認為最大的區別是,創意源自于個人自身。我們可以在演播室產生創意,可以在辦公室產生創意,我們也可以在家里產生創意。我們可以在大街上產生創意,可以在咖啡館里產生創意。我們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產生創意,因為創意源自于我們的大腦,而大腦是跟隨著我們的。也就是說只要你動用你的大腦,就能發揮出創意,而且在任何地方你都可以使用創意這種個人資源。我們不需要依靠土地、金融資本或者工廠、機器和設備,只要你有想象力就能產生創意,這就是最大的區別。
I: Creation can turn the stone into gold. Then in your research area, are there any exampleswhich could better prove this point?
H: 幾天前我看了一幅攝影作品,是一個里面裝有信的信封。這幅攝影作品的售價達4,000英鎊。攝影家把照片豎著擺放,就像這樣,并從中間割了一刀,從而人們可以看到信封中間那封信。用這個信封的形狀和里面的信,這個攝影家創造出了一個絕美的影像作品。這幅作品沖印出來以后有四英尺那么高。這是有關于創意的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即取材于我們身邊的一些常見的東西,但用新穎的方式進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系列教材參考譯文13行加工處理,這個例子里是用攝影的方式。攝影家把作品印成成品出售,售價達每幅4,000英鎊。
I: Viewing the current China's industry structure and the foundation, if we make moreefforts to develop creative industry, will it be an advantage or a disadvantage?
H: 我是就長期而言的。我發現中國對發展自己的研發、教育、設計、創意和創新方面都有很大的興趣。人們愿意成為創意型人才,他們愿意開發自己的想象力,我們應該允許他們這么做,我認為無論對社會還是個人這都是很好的。我希望我所居住的國家是有自己的創意、知識、品牌和設計的,而不是只為別的國家制造產品。我在英國看到的電影應該不僅有美國拍攝的,也應有中國的。所以兩方面都是要的,除了要擁有制造業以外,我希望中國也能夠增強自己的創意設計工業,從而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I: How could we manage the cost control in creative industry?
H: 我認為(傳統產業和創意產業)有很大的不同,傳統工業、服務業總是在考慮成本,因為他們知道價格是固定的,他們知道價格和收入額。而對絕大多數創意產品來說,你并不能預計它的收入。我可以花500萬、1,000萬或5,000萬美元去做一部電影,但這并不表示票房收入能跟它持平。 因此在創意產業里我們要更多地考慮控制成本、提高收益。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維方式。 當我們談到創意產業管理這個新近被討論的話題時,我們主要是在談論如何管理那些能產生好點子的創意人才,這些點子能被我們認同并且投入生產。在創意產業里產量并不是一個衡量標準。 有些藝術家每年都能制作出優秀的作品,有些則幾年才制作一部成功的作品,你無法控制、管理和分析這一切,也不能使之配合你的計劃。這完全取決于采用不同方式工作的個人。 我們都知道每一家好萊塢的電影工作室每年的作品量大概是20到25部,但其中大概只有兩部能賺到錢,兩部只能保本,其余的都是賠錢的。創意產業如果想成功的話必須有大量的產出,如果每年只有一個產品的話你是無法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