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背景知識,舉足輕重
高級口譯考試中聽力翻譯部分對于背景知識的考察已經成為許多考生的致命弱點所在,閱讀部分的理解效果更是建立在背景知識的撐托之上,05年3月高口Section 2第4篇涉及了一系列宗教背景的概念,如:
Sabbath(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安息日)
Blue laws(美國殖民地時期清教徒社團頒行的藍色法規,禁止星期日飲酒及娛樂等世俗活動)
liturgy(圣餐儀式)
Pope(教皇)
apostle(追隨者倡導者,原指耶穌的十二門徒)
Fourth commandment (猶太教十戒之第四戒,規定人們一周必須工作六天,第七天即安息日可以休息)
這方面的知識需要我們長期大量的積累,當然這也是我在新東方的口譯閱讀課上強調的重中之重。
5. 控制節奏,主次分明
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論說型語篇都是由TS/ts (全文主題句,段落主題句以及相關的抽象句)和Subordination(各類支持性細節)構成的。試題也永遠是圍繞論點論據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展開的。然而在快速閱讀中正常人類都很難做到面面俱到,這就要求我們抓大放小,張弛有度地讀文章,在把握TS/ts的基礎上掠過Subordination的具體內容,知道后者用來支持什么就可以。這種先慢后快的方式是絕對磨刀不誤砍柴工的。
6. 跳讀順序,明智取舍
閱讀部分的做題順序當然是因人而異的,但是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摸索出了一套比較廣泛適用效果也比較好的順序策略,美其名曰“木乃伊歸來法”,即:快速瀏覽題干(20秒迅速瀏覽題干,預測文章答題內容的同時抓住考察點和定位線索),把握文章框架(瀏覽文章TS/ts,把握核心內容),適度邊讀邊解(細節性的題目,可以在讀到相關內容時順便處理掉問候相關的內容,這樣可以減少記憶負擔,正確率也比較高),補充二次閱讀(文后題目若涉及subordination中的具體內容,再回文中定位細查也不遲)。考生們可以在實際操作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閱讀順序。
7. 分辨題型,有的放矢
高口閱讀的主要題型有主題題,細節題,例子功能題,作者態度題,詞義句義理解題和判斷/否定題等,每種題型的出題思路都非常相似,因而也就產成了各具特點的解題方式。
這一部分的具體講解請參見上海新東方口譯教研組出版的《高級口譯筆試備考精要》一書之“閱讀篇”。
8. 集中意志,避免神游
為了避免在三個小時的高口戰役中由于體力和精力的不支而全面虛脫,同學們在復習迎考的過程中應該有意識的鍛煉自己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因為這項能力的意義遠遠超越于考場之外,它是每個口譯員職業生涯不可缺少的維他命。
閱讀與我們而言最重要的在于一種體驗,一種恒久而彌新的體驗。希望大家能在提高應試能力的同時真正享受到文化和語言為我們帶來的樂趣與激情,讓口譯考試為我們打開一扇門,引領我們走進一個更加廣闊多彩的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