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類詞匯,諳熟于心
高口閱讀的詞匯量要求在8000至12000之間,相當于專業八級和GRE??荚~匯量,甚為恐怖。但若仔細分析,高口閱讀的詞匯范疇卻和后兩者(尤其是和GRE)相去甚遠,主要體現在對四大類特殊詞匯的掌握上:
新聞偏好詞 ,如soar(猛增,上升),sway(控制),swoop(攻擊)等。
外來詞 ,如faux par(禁忌),per se(本質上),per rata(成比例的)等。
專業詞 ,如jurisdiction(管轄權),IVF(試管嬰兒),default(拖欠),reserve(儲備)等。
熟詞僻義 ,如marginal(毛利的,邊緣的,非主流的,以少數超過的等)
對于口譯詞匯的復習可參見上海新東方出版的《中高級口譯考試詞匯必備》及臺灣友誼出版社《單挑時代經典一千詞》等。
2. 句法結構,分類擊破
由于報刊文章正式度介于口語和正式書面語之間的特殊性質,我們經常在高口閱讀篇章中同時遭遇十分復雜冗長和十分短小通俗的表達,這就要求考生熟練把握考試中常出現的三類特殊句型結構:
a. 長句 ,這類句子在快速閱讀中只需抓主干舍從屬,其中的讓步狀語從句、同位語、定語從句、并列結構、分割插入結構等可以迅速掠過,整句理解不受個別難詞影響。
b. 特殊結構句 ,It is too funny not to take it seriously.(這事情太滑稽了所以一定要認真對待。)這樣的句子看似簡單卻常常使考生在匆忙中形成相反的解釋。
c. 俗語 ,這主要指一些對大陸考生來說較陌生的英語俚語,諺語,成語和一些約定俗成并無典籍可查的地道表達,需要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有效地積累。
3. 篇章結構,思路分明
廣義上說,高口閱讀文章均屬于倒金字塔的結構形式,即主題內容出現在文章開頭的一至三段之內,向后則重要性相關度都逐步遞減。這就要求我們上首都文章時就扎實把握文章前幾段的內容(其中往往出現主題句),在把握主題的基礎上則可以迅速掠過后面的細節性內容以節省時間,根據具體題目所指選擇性地補充二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