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印刷符號
常用于口譯記錄的還有一些印刷符號。例如,口譯記錄時可用“~”表示“前后顛倒”、“顛倒黑白”、“出而反爾”的意思,用“^”表示“插入”、“干涉”、“介入”、“侵略”。而“/”則可表示“刪(剔)除”、“取消”。
4. 數學符號
數學運算符號不受語言限制,具有準確、簡潔、明了的優點,因而是理想的口譯記錄符號。例如,“+”可以表示“增加”、“補充”,“-”可以表示“扣除”、“減少”,“≈”可以表示“大約”、“幾乎”,“∵”則可以表示“由于”、“因為”等概念。除了這些符號外,數學符號還有很多,譯員都應熟練地掌握。
5. 數字符號
口譯時,說話人往往會列舉一連串的統計數據來描述經濟或社會的運行狀況,迅速地記下這些數據是譯員的一項重要基本功。一般說來,年代的前兩位至前3位數字可以不記,僅以分節號“,”來代替。例如,“1995年至1999年間”可以簡單地記作“95-9”。對于較大的數字,我們可以用寫在數字右上角的小數字“1”、“2”、“3”來分別表示“千”、“百萬”、“十億”等單位。例如,“85 000”可以記作“851”,“657 000 000”則記作“6572”。
6. 箭頭符號
與其他類型的符號相比,箭頭符號直觀、明了,因而在口譯記錄符號系統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使用得更多、更廣泛。例如,右指箭頭“→”常用來表示“派遣”、“出使”、“出國”、“運往”、“前往”、“到達”、“聽命于”、“出口”、“屈服于”、“交給……”、“向……傳達”、“導致”等概念;左指箭頭“←”則可以表示“來自”、“源于”、“返回”、“收到”等意思;垂直上指箭頭“↑”可意味“發射”、“升空”、“起飛”、“增長”、“跳高”、“火山噴發”、“井噴”、“提拔”、“晉升”等;垂直下指箭頭“↓”則可意味“下落”、“下沉”、“轟炸”、“跳水”、“壓力”、“解職”、“降低”、“減少”、“限制”、“壓縮”、“裁減”等意思。此外,斜指向右上方的箭頭“↗”和斜指向左下方的箭頭“↙”,以及同時指向左右兩端的箭頭“←→”亦可分別指稱大量的信息。
7. 否定符號
人們在講話時總會表明自己贊成什么或反對什么,口譯時譯員采用合適的符號將它們準確地記錄下來非常重要。通常,否定形式用一條貫穿某一概念的斜線“/”表示。例如,“伊朗代表在發言中表示:伊朗不贊成增加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原油日產量”就可以記作“Ir: ↑OPEC日產。”如果講話人對否定形式加以強調,譯員可以用貫穿這一概念的雙斜線“//”將講話人的這一觀點記錄下來。
8. 指示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符號
這個問題可以用一個小圓點來解決,小圓點在不同的位置便表示不同的時間概念。例如,如果我們用“Y”表示“今年”,那么“去年”則可以記作“?Y”,而“3年后”便可以記著“3Y?”。其他一些時間單位如分、秒、時、日、周、月、世紀等的記錄方式都可以如法炮制。至于發生在過去或將來的行為,在動詞的左或右方劃上一豎線,就可以記錄得準確無誤。例如,“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將于下個月訪問土耳其。”就可以簡單地記作:“江訪|土m.”。
9. 強調符號
對于比較重要或極重要的信息,在它們的下面劃上一條或兩條線,就能記錄得準確無誤。例如,“俄羅斯堅決反對美國對車臣事務的干涉”這一句話,在口譯員的記錄本上就變成了:“R反USA車”。至于以緩和或委婉的語氣傳達的信息,可以用虛線標出。例如,“我感到有點兒冷。”就可以記作:“I冷”。
10. 縮略詞
為了書寫或表達的需要,英漢兩種語言都大量使用縮略詞,這些縮略詞一般用于對國名、地名或組織機構名稱等的簡化,廣泛應用于新聞報道、電報、電傳之類的文體中。例如,“西班牙”(Spain)、“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和“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在英語中可分別簡化成“Es”、“CPPCC”和“NAFTA”。口譯時,譯員若能熟練地使用這類縮略詞,可以大大節省口譯記錄的時間,為口譯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