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政府都認為,人民的幸福主要依賴于社會的經濟實力和財富。(71)在現代條件下,這需要程度不同的中央控制,從而就需要獲得諸如經濟學和運籌學等領域專家的協助。(72)再者,顯而易見的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其工農業生產效率密切相關,而效率的提高又有賴于各種科技人員的努力。這就意味著,各國政府得越來越多地干預這些部門以便提高產量并確保產品會得到最好的利用。例如,政府可以用各種方法來鼓勵研究,其中包括建立自己的研究中心;政府可以改革教育結構,或以政府干預來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費量、開發迄今未被利用的資源;或者政府可以在日益增加的與科學、經濟學和工業有關的項目中直接進行協作。無論如何,所有這些政府干預主要有賴于科學方面的咨詢和各種類型的科技人才。
(73)大眾通訊的顯著發展使各地的人們不斷感到有新的需求,不斷接觸到新的習俗和思想,由于上述原因,政府常常得推出更多的革新。而同時,全世界的正常的社會變革速度與過去相比大大加快了(74)在先期實現工業化的歐洲國家中,其工業化進程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深刻的社會結構變革,持續了大約一世紀之久,而如今一個發展中國家在10年左右就可能完成這個過程。(75)由于人口的猛增或大量人口流動(現代交通工具使這種流動相對容易)造成的種種問題也會對社會造成新的壓力。由于這些因素的結果,政府正越來越多地依靠生物學家和社會科學家來安排適當的規劃,并付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