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 雅思考生的英文水平逐漸提高,但是寫作始終是提高最慢、最艱難的一個環節。很多考生、甚至是培訓學校的老師都誤認為“寫作=語法+詞匯”,以為沒有語法錯誤、詞匯量大就是寫作高手。其實,他們忽略了雅思考試—甚至是全球整個英語教學系統中—考核寫作能力的真正標準。以下按照雅思官方評分標準的四個部分來一一剖析中國雅思考生寫作的四大弊病。
病癥之一:不能有效完成寫作任務
典型癥狀:背誦所謂“模板”、照搬“范文”,造成文不對題;開頭冗長,言之無物;通篇內容空洞,未能按照題目的要求進行描述和歸納(小作文)或論述(大作文)。
主要病因:
一是受到中文寫作思維慣性的影響,許多考生習慣把文章的開篇寫得很華麗,但一大段話繞來繞去卻并沒有進入主題,又或者是因為受到誤導而依賴“模板”、“范文”內的格式和句型,卻忽略了考試題目中實際的作文要求而導致說“廢話”。中文里這種由大及小、由遠及近的迂回做法常導致觀點不清晰,從評分標準的第一點來說,基本上屬于是“無用功”。英文采用直線型切題的寫作方式,開門見山很重要,把最重要的觀點放在最前面,然后輔助以數據、論據等,這樣可以確保在有限的篇幅和時間內完成溝通的交流目的。
二是考生未能準確領悟題目的要求,導致寫作起來不切題,也就無從“完成寫作任務”。
按照官方資料的說法,小作文要求“考生能否有效地找到信息中關鍵的內容并對之進行描述和寫作”,考的是描述能力。在短短的150字左右的篇幅內,如果要把圖表內的每個信息都進行描述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關鍵的是要把這些信息分組,然后挑出最重要的信息(比如最高的、最低的等)突出表述,最后進行歸納總結、簡述趨勢。
大作文方面,官方資料說考察“論點是否切中題目的要求、論證過程是否完整、論點是否得到了論據的支持;考生的觀點是否清晰和有效”,考的是論述能力。其實,任何考試作文題考的都是寫作能力,而不是考你的觀點有多么正確。正所謂“論之有據”,中文寫作如此,英文寫作也不例外,但中國考生往往落入費盡心思挖論點的誤區,而忽略了使用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論點。此外,要把觀點表述得“清晰有效”也很考功夫。英文寫作中注重言簡意賅,特別是在篇幅有限的考試寫作的環境下,更需要考生將自己的觀點提綱挈領地表述出來,并通過使用主題句(每段的開頭或結尾)或者是標志性詞匯(如“the first/second/…/last reason is”等)來清晰明了地指示出自己的觀點。
對癥下藥:
平時多進行英文閱讀,重點可以看看兩類文章,一是經濟類的,看看人家是如何把數據進行分組、對比、歸納的,二是觀點性的,學習人家如何呈現和分析觀點。最關鍵的是不要光看就算,要做有心人,把文章中實用性的句式、詞匯、表達方法摘抄下來,這樣才能日后為我所用。
在考試的時候不要吝惜分析題目的時間,花5分鐘好好看清題目要求,把握好“寫作任務”到底是什么—特別是大作文,把文章稍作計劃再開始下筆,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