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講解:
1. sum up
簡而言之;概括地說;總之;
eg. To sum up, he is a person with many outstanding qualities.
總括起來說,他這個人有不少突出的優點。
eg. To sum up, to enhance overall performance in the human resources unit should rethink what we can help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綜上所述,在提升企業整體績效方面,人力資源單位應重新思考究竟哪些是可以幫助企業發展的核心能力。
2. break down
(討論、關系或系統)失敗,破裂,失靈;
eg. It is stable in the end, so it does not break down.
這體系最終是穩定的,所以它沒有瓦解。
eg. When rates of inflation get out of hand, financial markets often break down.
當通貨膨脹迅猛異常以致失去控制時,金融市場就常常會陷入崩潰之中。
3. in the ascendant
權勢日隆;影響變大;日益受歡迎;
eg. Tourism is now in the ascendant and its developing foreground is vast.
旅游業方興未艾,發展前景廣闊。
eg. That idea was in the ascendant.
那種思想在當時處于主導地位。
4. be liable to do sth.
很可能;有…危險的;可能遭受…的;有…傾向的;
eg. Educational practice is liable to sudden swings and changes.
教學實踐中經常會出現突然的變化與改革。
eg. We are all liable to make mistakes when we're tired.
我們疲勞的時候都容易出錯。
5. drawn-out
拖得太久的;冗長的;
eg. Pulling out of a recession is a lengthy and drawn-out process.
從經濟衰退中走出來需要漫長的過程。
eg. The road to peace will be long and drawn-out.
通往和平的道路將很漫長。
名人簡介:
操縱理論
2、反身性理論模型
索羅斯認為:“市場中存在著為數眾多的參與者,他們的觀點必定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許多偏向彼此抵消了,剩下的就是我所謂的‘主流偏向’。”“存在著一種反身性關系,其中股票價格取決于兩個因素----基本趨勢和主流偏向----這兩者又過來受股票價格的影響。”
如圖所示,在索羅斯給出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所表述的基本趨勢,是指上市公司股票每股收益的變化趨勢。而股票市場眾多參與者對每股收益變化的趨勢產生的偏差會彼此抵消,那么,剩下的就是“主流偏向”在起決定性的影響作為。
如果股票價格的變化加強了基本趨勢,我們稱這個趨勢為自我加強的,當它們作用于相反的方向時,則稱之為自我矯正的。同樣的術語也適用于主流偏向,可能自我加強,也可能自我矯正。理解這些術語的意義是很重要的,當趨勢得到加強時,它就會加速,當偏向得到加強時,預期和未來股票價格的實際變化之間的差異就會擴大;反之,當它自我矯正時,差異就縮小。至于股票價格的變化,我們將它們簡單地描述為上升的和下降的,當主流偏向推動價格上漲時,我們稱其為積極的;當它作用于相反的方向時,則稱為消極的。上升的價格變化為積極的偏向所加強,而下降的價格變化為消極的偏向所加強,在一個繁榮/蕭條的序列中,我們可以指望找到至少一個上升的價格變化為積極偏向所加強的階段和一個下跌的價格變化為消極偏向所加強的階段。同時一定還存在著某一點,在這一點上基本趨勢和主流偏向聯合起來,扭轉了股票價格的變化方向。
這兩條曲線的一個典型走向可能如圖所示。起初,對基本趨勢的認定將是在一定程度上滯后的,但該趨勢已經足夠強大,并且在每股收益中表現出來(A—B)。基本趨勢被市場認可后,開始得到上升預期的加強(B—C),此時,市場仍然非常謹慎,趨勢繼續發展,時而減弱時而加強,這樣的考驗可能反復多次,在圖中只標出了一次(C—D)。結果,信心開始膨脹,收益的短暫挫折不至于動搖市場參與者的信心(D—E)。預期過度膨脹,遠離現實,市場無法繼續維持這一趨勢(E—F)。偏向被充分地認識到了,預期開始下降(F—G)。股票價格失去了最后的支持,暴跌開始了(G)。基本趨勢反轉過來,加強了下跌的力量。最后,過度的悲觀得到矯正,市場得以穩定下來(H—I)。
我們認為,主流偏向就是指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證券商等行為團體(大股東),或者行為個人(小股東),對股票市場和對上市公司的具體股票產生的思想觀念和認識(有沒有前景、價格定位是否偏低、有沒有價值回歸的機會、各方面的條件是否允許適當炒作等),以及已經在實施、或者正在實施的市場交易行為(有意識、有動機、有目的的交易行為)產生的客觀的市場表現結果和事實(用K線所表現出現的圖表形態)。
如果真的是這樣,“主流偏向”就是對股價有決定影響作用的“主力機構”、“莊家”這種投資主體和投資行為的代名詞。這實際上就是“有意或者無意的、偶然或者必然的情況下發生的股票價格的操縱行為主體”。索羅斯在美國這樣一個比較成熟、規范的市場,為了避開嚴格的監控體制,避免社會公眾對市場操縱行為的反感,把對主力機構、莊家對股價的操縱行為,含蓄、隱晦的描述為“反身性理論”,這不愧是一個了不起的哲學家的思維和風格。
索羅斯的“洞察力”,也就是窺探和理解交易者的動機和靈魂的能力。然后,他利用這種操縱手段,恰到好處地把握這種游戲規則,這就是他“狙擊全世界”、稱雄全世界金融和股票市場的技巧和手段。他的洞察力在于發現了在美國、以及全世界金融和股票市場上或明或暗的股票價格的操縱行為,并用“反身性理論”隱喻了股價操縱的整個過程。他自己則從發現中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盈利的機會:恰到好處的實施“做莊”的戰略,或者準確適時地把握了“跟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