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幼兒英語卡通] 趣味幼兒英語卡通 第19集:家庭成員
“童之寶”系列通過卡通動漫形式來學習英語的,適合2-6歲的幼兒,通過可愛的卡通人物,以及歌曲,唱,聽,看三種形式對英語的潛移默化學習,和“英語過山車”系列優點類似,不同的是這個系列是2D的,大家可以比較著來看。2013-01-31 編輯:shaun
-
[趣味英語起源論] 趣味英語起源論第120期:out-Herod Herod比希律王更希律王
out-Herod Herod比希律王更希律王 近年來,「比希特勒更希特勒」、「比秦始皇更秦始皇」的句式在日常中文里頗為流行。這句式大概源自英文成語out-HerodHerod(比希律王更希律王)。2013-01-30 編輯:Ukki
-
[趣味英語起源論] 趣味英語起源論第119期:chow食物
chow食物 英文有一個很不像英文的俗字:chow,意思是“食物”。2013-01-29 編輯:Ukki
-
[趣味幼兒英語卡通] 趣味幼兒英語卡通 第17集:禮貌問候語
“童之寶”系列通過卡通動漫形式來學習英語的,適合2-6歲的幼兒,通過可愛的卡通人物,以及歌曲,唱,聽,看三種形式對英語的潛移默化學習,和“英語過山車”系列優點類似,不同的是這個系列是2D的,大家可以比較著來看。2013-01-29 編輯:shaun
-
[趣味幼兒英語卡通] 趣味幼兒英語卡通 第16集:星期名稱
“童之寶”系列通過卡通動漫形式來學習英語的,適合2-6歲的幼兒,通過可愛的卡通人物,以及歌曲,唱,聽,看三種形式對英語的潛移默化學習,和“英語過山車”系列優點類似,不同的是這個系列是2D的,大家可以比較著來看。2013-01-28 編輯:shaun
-
[趣味英語起源論] 趣味英語起源論第118期:Aunt Sally眾矢之的
Aunt Sally?薩利姑媽?敢情是某搞笑肥皂劇的主角兒?千萬別這樣認為,Aunt Sally是19世紀流行于露天集市的一種游戲,現在常用來形容“眾矢之的”。2013-01-28 編輯:Ukki
-
[趣味英語起源論] 趣味英語起源論第116期:fly a kite試探民意
我國很早就發明了風箏。《墨子·魯問》篇說:「公輸子(魯班)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當時魯國正準備侵宋,這鵲形風箏大概是要用來窺探宋國情況的。2013-01-26 編輯:Ukki
-
[趣味英語起源論] 趣味英語起源論第115期:potluck吃便飯
potluck吃便飯 我國僧侶去人家門前化齋,會請人家「隨緣布施些兒齋吃」。這「隨緣」二字,很有英文的potluck意味。2013-01-25 編輯:Ukki
-
[趣味英語起源論] 趣味英語起源論第114期:冷靜sang-froid
Sang-froid直譯是「冷血」,意譯則是「冷靜」、「沉著」,和英文coolness composure等字意思差不多,只是境界更高,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那種冷靜。2013-01-24 編輯:Uk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