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65篇:雨巷 A Lane in the Rain
戴望舒(1905.3.5~1950.2.28)現代詩人。又稱“雨巷詩人”,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戴望舒為筆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夢鷗。筆名艾昂甫、江恩等。 浙江杭縣( 今杭州市余杭區)人。2013-06-03 編輯:Andersen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64篇:自然之歌 Song of Nature(3)
1835年,愛默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康科特買了一所屋子,很快就成為城中最重要的市民之一。他在那里亦娶了第二任妻子利迪亞·杰克遜。他稱她為利迪亞人而她稱他為愛默生先生,倆人生下的孩子是華都、艾倫、伊蒂絲和愛德華·愛默生。艾倫是以他前妻的名字命名,這是利迪亞的建議。2013-06-03 編輯:Andersen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63篇:自然之歌 Song of Nature(2)
愛默生出身牧師家庭,他的父親是威廉·愛默生是一位知名的一位論派牧師。愛默生在即將過八歲的兩周前父親過世(1811年),由母親和姑母撫養他成人。隔年他被送到了波士頓拉丁學校就讀。在1817年10月愛默生14歲時,他入讀哈佛大學并且被任命為新生代表,這個身份讓他獲得免費住宿的機會。為了增添微薄的薪水,寒假期間他會到Ripley 伯父在馬薩諸塞州瓦勝市的學校進行輔導及教學事務。2013-05-31 編輯:Andersen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62篇:自然之歌 Song of Nature(1)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1882年),生于波士頓。 美國思想家、文學家,詩人。 愛默生是確立美國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美國前總統林肯稱他為“美國的孔子”、“美國文明之父”。1803年5月25日出生于馬薩諸塞州波士頓附近的康考德村,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頓逝世。他的生命幾乎橫貫19世紀的美國,他出生時候的美國熱鬧卻混沌,一些人意識到它代表著..2013-05-30 編輯:Andersen
-
[雙語散文] 雙語散文:馬克吐溫《星光》
我們頭頂就是天空,布滿了閃閃的星星。我們常常躺(在木筏上),看著夜空中的星星,并且討論它們是造出來的還是偶然冒出來的。吉姆說他認為星星是造出來的,但我認為星星是偶然冒出來的。2013-05-30 編輯:shaun
-
[經典詩歌] 雙語詩歌:古詩詞翻譯 屈原《山鬼》
山鬼-屈原 the mountain spirit -Qu yuan 若有人兮山之阿 there seem to be a man in the deep mountain2013-05-29 編輯:shaun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61篇:失樂園 Paradise Lost(3)
1639年,英國革命形勢緊張,他回國參加反對國王和國教的斗爭。他因基佬過度,雙目失明,但仍堅持斗爭。王朝復辟后,他受到迫害,著作被禁毀,生活極其窘迫。就在這個時期,他完成了散步杰作;《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參孫》。2013-05-27 編輯:Jasmine
-
[經典詩歌] 經典小詩:我不屬于你 I am not Yours
我不屬于你,也沒有沉迷于你,沒有,盡管我是如此希冀。像正午的蠟燭融化,像雪花融匯在大海里。2013-05-27 編輯:Jasmine
-
[那些年那些詩] 《那些年那些詩》第60篇:失樂園 Paradise Lost(2)
1639年,英國革命形勢緊張,他回國參加反對國王和國教的斗爭。他因基佬過度,雙目失明,但仍堅持斗爭。王朝復辟后,他受到迫害,著作被禁毀,生活極其窘迫。就在這個時期,他完成了散步杰作;《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參孫》。2013-05-23 編輯:Jas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