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人文藝系列] 經濟學人:名利贊 Celebration of the vanities
最好的時代,小說里白手起家的富人一貫淺薄可鄙,倘若窮困潦倒、破敗坍臺,也不配得到一絲同情。如今當然不是最好的時代。而喬納森·迪勇氣可嘉、堅持立場,寫了一對野心勃勃、富有豪闊的機會主義者的婚姻,2013-02-17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財經系列] 經濟學人:價格分析 Parsing prices
通脹回來了。盡管世界上大部分地區有略微的恢復,但是價格上漲的威脅仍縈繞在政策制定者和公眾的心頭。這種焦慮在新興市場最為嚴重。中國通脹率維持在4.6%,巴西是5.9%,在印度,如果說通脹率比去年最高點低的話也達到了近10%。2013-02-16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文藝系列] 經濟學人:欺騙的重要 The importance of trickery
欺騙他人是有好處的。自然界的偽裝對獵手和獵物都有用。動物越聰明,越有可能利用(察覺)欺騙為自己謀利。人類尤其善于利用欺騙以獲得成功——為了更多的錢財,更大的權力,亦或理想的伴侶。可是不管你多聰明,欺騙都沒那么容易。2013-02-05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財經系列] 經濟學人:巴西百達比高盛還好?
3月1日,巴西百達發表聲明稱公司計劃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此前數周里,人們一直在猜測百達要上市的傳聞。這家巴西投行的CEO安德魯·艾斯泰維斯曾說過,IPO并非是否要做,而是何時做的問題。2013-02-04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文藝系列] 經濟學人:憂郁的本質 Kind of blue
鮮有回憶錄有看頭。作者們如果沒法發牢騷、翻舊賬、找借口,就是自吹自擂的往臉上貼金。瓊·迪丹與眾不同之處正在于此。她的紀實類文學作品常常是從個人視角出發,思考重大事件,而不是把自己作為故事的中心。2013-01-31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財經系列] 經濟學人:生日“不”快樂 Unhappy birthday to you
拿起電話,打給德克薩斯州立銀行Big Spring,你會聽到人工應答,“本銀行及兩所分行的所有工作人員將竭誠為您服務。”如果你要找行長吉姆?珀塞爾,電話里會出現短暫的停頓,似乎接線員在40名同事中搜索行長的具體位置。2013-01-30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文藝系列] 經濟學人:圖書館藏書 Library book
菲利普•拉金僅憑借幾首詩就早已名聲在望。當他還在世的時候,這位詩人在英格蘭北部的赫爾大學做了一輩子的圖書館管理員。早在那時,他就被人們所認可,是同時代最優秀的作家之一。拉金喜愛爵士樂,鐘情于美女,著迷于戰后英國的消沉生活,2013-01-29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文藝系列] 經濟學人:一個衰落論者的觀點
瓦特·拉克爾是一位杰出的歐洲歷史學家,現居于美國,他已經成為歐洲衰落的主要預言者。他的新作《衰落之后》總結了許多目前備受關注的主題:歐盟的經濟陷入虛弱狀態,主要原因是太慷慨的福利狀況、太少的改革能力,2013-01-25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文藝系列] 經濟學人:風生水起,恃強凌弱
“二戰后建立起來的龐大的外交事務機器現在還在隆隆地緩慢運作著,和以往一樣零件過多、運作笨拙,”只在駐外事務部待了不到10年的他就這樣寫到。他披露到,一份關于人權問題的常規電報要在華盛頓經過27次檢閱才能送往外地。2013-01-23 編輯:mel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