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講解:
1. dwell on
糾纏于;
eg. Sometimes his mind would dwell on the horrors he had been through.
有時他會老是想著他所經歷過的種種恐怖。
eg. Instead of allowing yourself to dwell on things you did not do well, focus on the moments where you were happy and content.
不要讓自己對那些你沒有做好的事情念念不忘,關注于你曾快樂、滿足的時候。
2. stand with
同…一致, 和…站在一起
eg. I stand with everyone who helps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我和所有為了保護環境而努力的人站在一起。
eg. We all need encouragement and love from friends. I hope you have good friends who can stand with you. Jesus is one of them.
我們都需要朋友的激勵和愛。我希望你擁有能夠支持你的好朋友。
3. every step of the way
表示每一步,從頭到尾;常用于加強語氣或強調一個情況
eg. Every step of the way they go is not easy.
他們的每一步路走得并不容易。
eg. We have been there with this company every step of the way。
我們在這里見證公司的每一步成長。
名人簡介:
對華政策(二)
前不久,希拉里曾大談“中國經濟威脅論”,一方面宣揚“中國持有大批美國國債威脅美國經濟自主”,另一方面又加入“中國商品威脅論”的大合唱,甚至號召抵制中國商品。此外,她還支持向中國商品征收懲罰性關稅的提案,希望借此壓中國調整人民幣匯率。
在中美關系當中十分敏感的臺灣問題上,希拉里給人的感覺也是態度不明、搖擺不定。不久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問題專家史文披露,兩年前他聽希拉里說,“美國政府、美國人民永遠不會為了臺灣去打仗”。但之后希拉里卻通過發言人表示,在臺灣問題上,她傾向于支持包括布什在內的此前7屆美國政府在這一問題上的態度:保持戰略模糊政策。
進來越來越受世界關注的中日釣魚島爭端問題上,希拉里支持釣魚島在《美日安保條約》范圍內,但對南海問題上不持特定立場,卻又表態反對任何侵犯日本對釣魚島管轄權的單邊行動,并承認釣魚島及其附屬海域歸日本,承認釣魚島屬于日本行政管轄范圍。
其實,希拉里在對華政策方面這些看似矛盾的表現,放在美國政治的背景下考察則不足為怪。中美關系的重要性,已是美國政界主流的一種共識。但為了拉選票,美國的政治候選人在面對不同的利益團體時,往往會作出不同的表態。比如,在對黑人聽眾演講時,就會多講一些提倡種族平等的話;而面對勞工和工會團體時,則會提倡貿易保護主義,甚至不惜嫁禍于其他國家。而一旦當政,則必須從實際出發處理外交問題,包括中美關系。
希拉里是克林頓執政時期的過來人,想必十分了解其中的玄機。因此,對于美國總統候選人有關中國政策的各種不同說法,更多的還是要“聽其言,觀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