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講解:
1. bring about
帶來,引起;
eg. Science has brought about many change in our lives.
科學為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變化。
eg. Several circumstances concurred to bring about the result.
幾種情況合在一起導致了這個結局。
2. take the oath of office
宣誓就職;
eg. The new Governor will take the oath of office next week.
下星期新總督要宣誓就職。
eg. Since he has yet to take the oath of office, it is obviously too soon to tell.
既然他尚未宣誓就職,現在下定論顯然為時尚早。
3. come true
實現,成為事實;
eg. Her wish to be a doctor has come true out of hand.
她想做一個醫生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eg. All our dreams can come true if we have the courge to pursue them.
只要有勇氣去追求,一切夢想皆可成真。
4. pave the way for
為……鋪平道路;
eg. The mushroom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ill pave the way for improving our economy.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將為我們改善經濟狀況鋪平道路。
eg. Pave the way for your heart with the first ray's purity.
用第一抹光線的純凈為你的心鋪路。
名人簡介:
對華政策(一)
在人氣猛增的同時,希拉里不失時機地在11月/12月一期的《外交》雜志雙月刊(提前出版)上撰文,集中闡述外交政策主張。美國媒體認為,希拉里這篇名為《21世紀的安全與機遇》的文章基本上反映了當前美國民主黨關于對外政策的主流觀點。其主要觀點為:同時運用硬實力和軟實力;與敵人談判并加強與盟友的關系;處理貧窮和疾病等威脅國際體系穩定的問題;重視實務而非意識形態等。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希拉里非常重視中美關系,在文中多次提到中國,并主張采取對華接觸政策。在開篇談到美國需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時,她說,“一個高速發展的中國必須融入國際體系”。在專述中國的段落中,希拉里認為:“美中關系將成為本世紀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她說,盡管美國和中國的價值觀念和政治體系極大不同,在一些問題上分歧很深,但美中合作的空間很大。
希拉里說,美國必須通過經營具有共同利益的領域和縮小分歧的方式,說服中國加入國際機構和支持國際規則。她還著重談到了中美之間的環保合作問題。她認為,美國應與中國及日本發起一個聯合項目,以發展新的清潔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希拉里還談到了中國將給美國帶來的一些“挑戰”,比如非洲。她宣稱,在資源領域,“美國在非洲面臨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大國的競爭。”
總體而言,希拉里在這篇文章里談及中國時,調子是積極的,講合作多于講矛盾。但從她以往的講話來看,她對中國問題的表態反復多變,有“忽冷忽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