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講解:
1. 動詞...as
as作介詞,常與一些動詞連用,含作為、當作的意思;
文中run as即為這種用法,表示作為……參加競選;或以……方式運行
eg. In an attempt to correct years of bad practices, Microsoft employees have been chanting " Don't Run as Administrator".
在一個盡力糾正這些年的錯誤實踐中,微軟的員工喊出“無需以管理員身份運行”的口號。
eg. Who has the right to run as a candidate in federal elections?
什么樣的人具備在聯(lián)邦選舉中作為候選人進行競選的資格?
2. dream of
夢見; 夢想; 渴望;
eg. Her dream of success kept her from quitting.
她渴望成功的夢想使她不愿辭職。
eg. I shouldn't dream of doing such a thing.
我做夢也不會想到做這件事。
3. from now on
從現(xiàn)在開始; 從此; 從今以后; 往后
eg. From now on I will try to do better.
從現(xiàn)在起我要盡量做得好些。
eg. I won't take any more of your sauce from now on.
從現(xiàn)在開始,我不會再忍受你那些無禮頂撞的話了。
名人簡介:
中東風暴
然而,真正讓希拉里感受到壓力的是中東問題。到今天,她快要卸任的時候,一定在心里感慨:如果她只需要專心建設(shè)“太平洋世紀”就好了。可惜這不可能。美國沒有這樣的機會。這是超級大國的宿命。
三個關(guān)鍵詞可以描繪奧巴馬政府四年的中東政策:撤軍、阿拉伯之春、班加西。撤軍跟希拉里沒有太大關(guān)系,但無疑在早期的那段時光里,這是一個讓她愉快的轉(zhuǎn)變。美國從中東抽出力量,就可以對亞太力量“再平衡”,支撐起“太平洋世紀”的鋼筋鐵骨。
希拉里親自卷入中東,是從阿拉伯之春開始的。2010年年末,西亞、北非阿拉伯國家的民眾運動突然爆發(fā),美國從中東收縮力量的大戰(zhàn)略,在巨大的變局面前出現(xiàn)了猶豫和爭議。口頭上支持中東民眾運動、鼓吹“民主、自由、人權(quán)”倒沒有什么爭議,眼看著穆巴拉克、阿里等一批長期的朋友下臺時的糾結(jié)也可以忍受,畢竟沙特、巴林等盟國的局勢還可以維持。但當革命的野火燃燒到利比亞、敘利亞這樣的國家之時,美國猶豫了:需不需要投入力量、添一把火,趁機除掉美國的肉中釘呢?
在利比亞問題上,希拉里起到了關(guān)鍵性的作用。在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等人對美國介入利比亞表示謹慎的時候,希拉里成了堅定的主戰(zhàn)派。《紐約時報》說,這是“兩個女人”主導(dǎo)的戰(zhàn)爭。一個是希拉里,一個是美國駐聯(lián)合國大使蘇珊·賴斯。奧巴馬接受了希拉里的看法。利比亞的烈火就此被徹底點燃了。而這場火最終也以難以預(yù)料的方式,燒到了點燃它的兩個女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