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 巨大的,廣闊的
n. 浩瀚的太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雙語閱讀 > 故事散文 > 詩歌 > 新月集 > 正文
泰戈爾行走至中國山西與國人文藝屆大家合影
作者生平
泰戈爾 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1861年5月7日,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于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戴賓德納特·泰戈爾是聞名的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哥哥、姐姐也都是社會名流。泰戈爾在這樣一個文壇世家環境的薰陶下,8歲開始寫詩,12歲開始寫劇本,15歲發表了第一首長詩《野花》,17歲發表了敘事詩《詩人的故事》。才華橫溢的泰戈爾從小就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
20世紀20年代,泰戈爾曾多次出國訪問,并與世界各國文化名人一起組織反戰的和平團體。
30年代,當德、意、日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泰戈爾拍案而起,向全世界大聲疾呼:“在我離去之前,我向每一個家庭呼吁——準備戰斗吧,反抗那披著人皮的野獸。”
這位舉世聞名、多才多藝的作家,在漫長的六十多年創作生涯里,共寫了五十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一百余篇短篇小說,二百多個劇本和許多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文以及回憶錄、游記、書簡等。其中1912年問世的著名詩集《吉檀迦利》,使泰戈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故事詩》和《兩畝地》是印度人民喜聞樂見、廣為傳誦的不朽詩篇。膾炙人口的《喀布爾人》、《素芭》和《摩訶摩耶》均為世界短篇小說的杰作。《贖罪》、《頑固堡壘》、《紅夾竹桃》等都是針對當時印度社會現實予以無情揭露和鞭笞的著名戲劇劇本。
泰戈爾不僅是一位造詣很深的作家、詩人,還是一位頗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畫家。他一生共創作了二千余首激動人心、優美動聽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期創作的不少熱情洋溢的愛國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義統治進行斗爭的有力武器。《人民的意志》這首歌,于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泰戈爾70高齡時學習作畫,繪制的1500幀畫,曾作為藝術珍品在世界許多有名的地方展出。
1941年,泰戈爾與世長逝,享年81歲。
重點單詞 | 查看全部解釋 | |||
vast | [vɑ:st] |
想一想再看 |
||
gather | ['gæðə] |
想一想再看 v. 聚集,聚攏,集合 |
||
weave | [wi:v] |
想一想再看 n. 編法,織法,編織 |
||
scatter | ['skætə] |
想一想再看 n. 散布,零星少量 |
||
motionless | ['məuʃənlis] |
想一想再看 adj. 不動的,靜止的 |
||
boisterous | ['bɔistərəs] |
想一想再看 adj. 喧鬧的,狂暴的 |
聯想記憶 | |
infinite | ['infinit] |
想一想再看 adj. 無限的,無窮的 |
聯想記憶 | |
cast | [kɑ:st] |
想一想再看 v. 投,擲,拋,鑄造,丟棄,指定演員,加起來,投射(目 |


- 本節目其它精彩文章:
- 查看更多>>
-
雙語賞析《新月集》第1期:家庭 The home
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譯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詩集《兒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創作的。詩集中,詩人生動描繪了兒童們的游戲,巧妙地表現了孩子們的心理,以及他們活潑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雋永的藝術魅力,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純潔的兒童世界,勾起了我們對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 -
雙語賞析《新月集》第3期:源極 The source
飛至嬰兒眼睛停駐的睡眠,有誰知道它是從哪里來的? 是的,傳說它是住在森林深處,有螢火蟲朦朧的微光照耀著的精靈村,在那里掛著兩個迷人羞澀的蓓蕾,從那里,它飛來親吻嬰兒的眼睛。 -
雙語賞析《新月集》第4期:孩童之道 Baby's way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飛上天去。 他所以不離開我們,并不是沒有緣故。 -
雙語賞析《新月集》第5期:不被注意的花飾 The unheeded pageant
啊,誰給那件小外衫染上顏色的,我的孩子,誰使你的溫軟的肢體穿上那件紅的小外衫的? 你在早晨就跑出來到天井里玩兒,你,跑著就像搖搖欲跌似的。 -
雙語賞析《新月集》第6期:睡眠偷竊者 Sleep-Stealer
誰從孩子的眼里把睡眠偷了去呢?我一定要知道。 媽媽把她的水罐挾在腰間,走到近村汲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