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每一個事物的產生必定有其產生的根源,并非憑空而降。
dyed in the wool徹頭徹尾的,根深蒂固的
我國周朝就有「掌染草」的官,負責收集可用以染色的植物,發給染絲帛工人(《周禮·地官》)。墨子有一次看見這些工人作業,嘆息說︰「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言外之意,就是人的行為、信仰等易受環境影響,不能不慎了。
英文成語dyed in the wool也是以染色的織物來比喻人。按染色有兩個辦法,一是生染,即原毛(wool)紡成紗之后就染色(dye in the wool),可以染得徹底;一是把紗織成布之后才染色(dye in the piece),但這樣顏色比較易褪。用以喻人或信仰,dyed in the wool就是「徹頭徹尾的」或「根深蒂固的」。
留意這個詞一般帶有貶義,例如︰It is useless reasoning with him. He is a dyed-in-the-wool communist..(跟他講道理是沒有用的,他是個徹頭徹尾的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