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每一個事物的產(chǎn)生必定有其產(chǎn)生的根源,并非憑空而降。
It's Katie bar the door當心,麻煩來了
在英語口語中,It's Katie bar the door的意思是“當心,準備好應付麻煩”,和look out有異曲同工之妙,還經(jīng)常隱含著詼諧的意味。
早在1894年,It's Katie bar the door首次出現(xiàn)在美國。關(guān)于這個俗語的來歷,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這句話來源于一首歷史悠久的蘇格蘭民歌,這首民歌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夫婦在就寢前為誰去關(guān)門而爭吵不休,最后決定打賭,先開口說話的一方必須起身去關(guān)門。于是兩個人都倔強地閉著嘴,誰都不肯服輸。晚上盜賊推門進來,不但搶劫財物,還對這對“啞巴”夫婦施以許多的惡行。在歌曲的最后,做丈夫的終于大叫著擊退了那些無賴,當然他也輸?shù)袅吮荣悺T诟柙~的高潮部分,男人反復唱著Katie bar the door! 以后,人們就從這個故事中演化出It's Katie bar the door! 用來提醒別人小心應付麻煩。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Katie bar the door 源于英國詩人但丁·羅塞蒂1881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The King's Tragedy。詩中寫到,1437年,國王詹姆士一世在一間沒有插好門的房間里,受到了仇敵的攻擊。據(jù)說是王后的侍女凱瑟琳英勇地用自己的臂膀頂上了門,而她的胳膊也因此不幸地折斷了。Katie bar the door的說法很可能就是由詩中描述的國王的大喊“Katherine, keep the door!”演變來的。
例句:
Listen, it's Katie bar the door! Here comes trouble!
聽著,當心點,麻煩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