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文藝復(fù)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歐洲文藝復(fù)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xué)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Hamlet)、《奧賽羅》(Othello)、《李爾王》(King Lear)、《麥克白》(Mac Beth)。著名的四大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三世》。正劇、悲喜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還寫過154首十四行詩,二首長詩。本·瓊森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和古希臘的埃斯庫羅斯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雖然莎士比亞只用英文寫作,但他卻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其劇作也在許多國家上演。儒略歷1616年4月23日(公歷1616年5月3日)病逝,出生日期與逝世日期恰好相同。(莎士比亞生于1564年,但其精確的出生日期已不可考。他死于1616年4月23日。由于他受洗禮的日子是4月26日,因此后來的史學(xué)家竟把他的生日同他逝世的日子混同起來,認(rèn)定他的生日也是4月23日,于是形成一種巧合。)莎士比亞和意大利著名數(shù)學(xué)家、物理學(xué)家、天文學(xué)家和哲學(xué)家、近代實(shí)驗(yàn)科學(xué)的先驅(qū)者伽利略同一年出生。被人們尊稱為“莎翁”。
SONNET 18—By Shakespeare.
十四行詩第十八首——莎士比亞著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summer's day?
我是否能把你與夏日比較?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盡管你的美麗和溫柔遠(yuǎn)超: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狂風(fēng)肆虐五月柔嫩的花苞,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孟夏總嘆吉日良辰的短少: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太陽普照下時而炎熱難當(dāng),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夕陽西沉處常常金輝黯淡;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無奈花開花謝中紅顏易傷,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苦于滾滾紅塵里世事無常;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唯有你好似永夏經(jīng)年不衰,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不失優(yōu)雅氣質(zhì)而風(fēng)華絕代;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不失優(yōu)雅氣質(zhì)而風(fēng)華絕代;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定格在不朽詩篇字里行外: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只要人文延續(xù),誦讀不止,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傳承此詩,你也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