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文化洗禮
美國年輕人:流行白手起家
“新一代的年輕人有特別強烈的愿望,想要控制自己的命運。創業給了他們這樣的機會。”美國企業家協會會長大衛·加爾賓斯奇說。這個協會目前已經擁有6600名成員,他們都是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企業家。
美國《商業周刊》舉辦的美國最有前途的創業者大賽正是出于同樣的愿望。《商業周刊》邀請讀者推薦25歲以下的創業者參賽,目的就是尋找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及其背后的杰出的年輕人。大賽征集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創業故事,經過重重篩選,最后只有少數選手可以入圍。與以往相比,如今的大賽最大的變化是,越來越多的女性開起了自己的公司,其中有很多已經受到了風險投資商的青睞,有些已經開始盈利。
弗朗西斯柯·德帕麗絲和凱爾·雷丁格爾同為24歲,她們共同開辦了一家小型投資銀行,專門為小科技公司提供并購方面的建議。雷丁格爾稱,她們發現了一個價值1千萬到2千萬美元的并購交易的市場,而傳統的華爾街公司通常不會觸碰這類業務。
在過去,女性與男性同齡人相比,自己創辦企業的要少得多。對全球企業家調查的結果顯示,25~34歲的女性創業者的比例僅為7.8%,男性的比例則為20.4%o這項調查的支持機構的合作理事、巴布森大掌教授伊萊恩·艾倫說,這種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國的社會觀念所致:“人們覺得女性不應該具有過多的進取心。”如今,盡管這一格局基本沒變,但是在25~34這個年齡段中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女性創業者,遠遠高于其他年齡段。
盡管美國金融市場遭遇信貸危機,但美國的年輕人,因為有互聯網相助,白手起家變得更加容易。這其中涌現出諸多年輕企業家的榜樣。現在,自己當家做主、白手起家,在美國人的眼中正變得越來越酷。
adj. 愿意的,心甘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