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詳細解說
1.“English debate group”指“英語辯論小組”。
2.“provided”在這里不是動詞過去式或過去分詞,而是連詞,意思是“倘若,假如,如果”,也作“provided that”。例如:He can come with us,provided he pays for his own meals.(如果他能自己出飯費他就可以和我們一起來。)There's no annual fee provided that you use the credit card at least six times a year.(如果你一年能至少使用信用卡六次,就沒有年費。)Provided (that) there is no opposition, we shall hold the meeting here.(倘若無人反對,我們就將在這里開會。)Provided (that) all is safe. you may go.(假如一切安全,你就可以去。)
3.“twice a week”意思是“一周兩次”,類似的說法還有:once a day(一天一次),three times a month(一個月三次)。four times a year(一年四次)等等。
4.文化洗禮
“Yes”,你會用嗎
通常我們大家都認為,只要一說出“Yes”,就表示同意了,事實真的就是如此嗎?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例子:
A: Mr. Smith.
B: Yes?
A: Is this CD yours?
B: Yes.
A: Don't you like pop music?
B: Yes,I do.
A: Can I put it on?
B: Yes.
對話中所出現的四個“Yes”分別是什么意思?
第一個“Yes”是對別人的呼喚作出的反應,表示“我聽到了,叫我有什么事嗎?”
第二個“Yes”是對對方問題作出的肯定答復,表示“是的”。
第三個“Yes”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的答復,意為“我喜歡一,如果要是“不喜歡”,則要回答“NO”。
第四個“Yes”表示同意對方的請求,意為“行,可以”。
n. 反對,敵對,在野黨